《击鼓》

时间: 2025-01-01 11:35:16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白话文翻译

击鼓声响,战士们跃跃欲试,准备投入战斗。
我从土国出发,独自向南行进。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国和宋国的叛乱。
他们不让我归去,我心中充满忧虑。
我该住在哪里?我的马又丢失在哪里?
我该去哪里寻找它?在树林之下。
生死契阔,与你立下誓言。
握着你的手,与君携手到老。
哎,彼此如此遥远,不让我活着。
哎,真是如此,不让我信任。

注释

  • 击鼓其镗:击鼓声响起,表示号召或出征。
  • 踊跃用兵:形容士兵们激动、准备出征的样子。
  • 土国:指一个地方的国家。
  • 南行:向南方行进。
  • 忧心有忡:心中充满忧虑。
  • 死生契阔:生死之间的誓约。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握着你的手,一起到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击鼓》为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为佚名,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紧迫和士兵们的心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表达了士兵出征的勇气与对归家的忧虑,揭示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诗歌鉴赏

《击鼓》以其激昂的节奏和深刻的情感著称。诗的开头以“击鼓其镗”的强烈音响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诗人描绘了士兵们在战斗前的跃跃欲试,表达了他们的勇敢与决心。然而,随着诗的展开,士兵的孤独与忧虑逐渐显露。他在南行的过程中,感受到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诗中提到“死生契阔”,体现了生死之间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伴侣的承诺与依赖,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则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结尾部分的“于嗟阔兮,不我活兮”则是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失落。

整首诗在激昂的表面下,隐藏着对生存与信任的深刻思考,显示出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与人生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击鼓其镗:强调战斗的号角声,激发士气。
  2. 踊跃用兵:士兵们热情高涨,准备出战。
  3.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表明诗人来自某个国家,独自踏上南行之路。
  4.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跟随名将孙子,参与平定叛乱的战斗。
  5.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因战乱无法回家,心中充满忧虑。
  6.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对于归宿和失去的马感到困惑。
  7.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问自己在哪里寻找丢失的马。
  8.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生死之间的誓言,相互承诺。
  9.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意携手共度人生。
  10.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感叹彼此的距离与生存的无奈。
  11.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表达对信任的失落与怀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体现在形式上的对称美。
  • 比喻:将战斗比作一场人生的旅程,反映深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探讨了生命、爱情与信任的复杂关系,传达出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鼓声:象征战争的号角,激发士气。
  • 南行:代表远行与离别,表达对家的思念。
  • :象征失去与寻找,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
  • 生死契阔:体现誓言与承诺,表现爱情的坚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击鼓其镗”意指什么?

    • A. 战斗号召
    • B. 快乐的音乐
    • C. 生活的烦恼
  2. 诗中的“执子之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生活的无奈
    • C. 生死的选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战争带来的忧愁与思乡之情。
  • 《静夜思》李白: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击鼓》与《春望》
    • 两首诗均表现了战争的影响,但《击鼓》更聚焦于士兵心理,而《春望》则从社会层面反映动荡时期的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及其研究
  • 《先秦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