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赵太初》

时间: 2025-01-17 10:07:27

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

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杜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

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赵太初
蒲团兀坐几经春,
独把南华味道真。
已薄丹砂勾漏令,
空怜白发杜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
世上游名迹易陈。
楚些吟成无处寄,
暮云回首泣沾巾。

白话文翻译:

春天过去了很多次,我依旧坐在蒲团上,
独自品味南华的真谛。
丹砂的色彩已经淡薄,勾画的美好已经消逝,
只剩下对白发杜陵人的怜惜。
山中与朋友的约定依旧存在,
而在世间游玩的名迹却容易被淡忘。
吟咏的诗句没有地方寄托,
我回头望向暮云,不禁泪湿手巾。

注释:

字词注释:

  • 蒲团:一种坐垫,通常用来打坐或冥想。
  • 南华:指《道德经》,作者为老子,传达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 丹砂:一种红色矿石,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杜陵人:指杜甫,因他曾在杜陵生活,诗人对其表示同情。
  • 楚些:指楚地的诗歌,可能指楚辞或楚地的风格。

典故解析:

  • 南华:老子的著作,象征着道家哲学的深邃智慧。
  • 杜陵人:提及杜甫,表达对其境遇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生平较为隐晦,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对赵太初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追忆与惋惜。赵太初可能是戴良的友人,诗中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哭赵太初》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蒲团兀坐几经春”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孤寂的状态,几经春秋的变迁,诗人仍然沉浸在对友人的怀念中。接下来的“独把南华味道真”则显示出他对道家哲学的思考,暗示生命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已薄丹砂勾漏令”一句中,诗人以丹砂比喻美好的往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逐渐被遗忘,令人心生惋惜。接着“空怜白发杜陵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杜甫的同情,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最后几句“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到吟咏的诗句无处寄托,情感的寄托与现实的无奈交织,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眼泪不自禁地湿了手巾,展现出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蒲团兀坐几经春:春天来来去去,诗人独自静坐,表现出孤独与思考。
  • 独把南华味道真:独自品味老子的哲学,反映内心的追求。
  • 已薄丹砂勾漏令:美好事物逐渐淡去,表达时间的无情。
  • 空怜白发杜陵人:对杜甫的同情,感叹人生的艰辛。
  • 山中旧别期犹在:对昔日友谊的怀念,感情依旧。
  • 世上游名迹易陈:世间名胜容易被遗忘,表达对名利的感慨。
  • 楚些吟成无处寄:吟咏的诗句没有地方寄送,情感无处倾诉。
  • 暮云回首泣沾巾:回首往事,泪水湿了手巾,情感的宣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丹砂比作美好的往昔,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透过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南华:代表道家哲学和人生智慧。
  • 丹砂:象征美好的事物和记忆。
  • 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苦涩。
  • 暮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有伤感之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坐在什么上?

    • A. 石头
    • B. 蒲团
    • C. 椅子
    • D. 地面
  2. “南华”指的是哪本书?

    • A. 论语
    • B. 道德经
    • C. 庄子
    • D. 红楼梦
  3. 诗中提到的杜陵人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朋友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遭遇的忧愁。
  • 《月下独酌》:李白在孤独中寻找欢乐,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戴良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道德经》注解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