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

时间: 2025-01-06 11:50:15

毛羽丰茸皮甲皴,阿谁截得凤凰身。

番梨纵得称名好,何似中原大谷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毛羽丰茸皮甲皴,
阿谁截得凤凰身。
番梨纵得称名好,
何似中原大谷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梨的外观与质感,毛茸茸的外皮像是甲壳一样。谁能摘得像凤凰那样的美丽果实?虽然番梨的名声很好,但比起中原的大谷物粮食,实在差得太远了。

注释:

  • 毛羽丰茸:形容黄梨的外表,毛茸茸的样子。
  • 皮甲皴:像甲壳一样的皮肤表面,形容其外皮的粗糙。
  • 阿谁:谁。
  • 截得:采摘到。
  • 凤凰身:比喻珍贵、美丽的事物,这里形容黄梨的外观。
  • 番梨:即外来的梨,通常指引进的水果。
  • 称名好:名声好,受到称赞。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尤其是指黄河流域。
  • 大谷珍:形容中原的谷物珍贵。

典故解析: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美丽和珍贵的事物,通常与吉祥、尊贵相关联。诗中提到的“中原大谷珍”则表现了对本土粮食的赞美,强调了在外来的名果与本土珍稀物产之间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农田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张湄游历或居住南方时,因南方特产黄梨而生情,借此表达对外来物品的审美和对故乡物产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字词的选择上非常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力。开头的“毛羽丰茸皮甲皴”细致描绘了黄梨的外观,充满了形象感和生命力。诗人用“阿谁截得凤凰身”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仿佛在询问,谁能得到如此美丽的果实,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

接下来的“番梨纵得称名好”,则是对外来物品的评价,虽说外来的番梨名声在外,但在诗人看来,它却无法与“中原大谷珍”相比。此处展现了诗人对本土文化与物产的深厚感情,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南方特产的欣赏和对中原故土的热爱,表达了“珍惜本土”的情怀,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毛羽丰茸皮甲皴:描绘黄梨的毛茸茸的外皮,给人一种丰盈、饱满的感觉。
  2. 阿谁截得凤凰身:富有诗意的疑问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番梨纵得称名好:虽然外来的番梨在名字上很好听,也受到赞誉。
  4. 何似中原大谷珍:反问,强调中原的谷物更加珍贵,体现了对故乡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梨比作“凤凰”,形象而生动。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尤其是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珍惜本土的物产,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外来物品的相对审视,传递出一种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梨:象征外来美好事物,具有异域风情。
  • 凤凰:象征美丽、珍贵和吉祥。
  • 中原大谷:象征本土的丰饶与珍贵,体现了文化自豪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对“毛羽丰茸皮甲皴”的理解,哪个是正确的? A. 描述黄梨的颜色
    B. 描述黄梨的外观质感
    C. 描述黄梨的味道
    D. 描述黄梨的生长环境

  2.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什么? A. 平凡
    B. 美丽和珍贵
    C. 贫穷
    D. 严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张湄的《黄梨》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但前者侧重于物产的珍视,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张湄的诗更加关注自然与物质的对比,而李白则是情感的抒发,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