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时间: 2025-01-06 13:01:1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渔父
作者: 佚名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白话文翻译:
屈原已经被放逐,游荡在江边,吟唱在泽畔,神色憔悴,形貌枯槁。
渔父见了,便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
屈原回答说:“举世都浑浊,只有我清白;众人都醉酒,我独自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拘泥于事物,而能够随世事而变化。
世人都浑浊,为什么不去洗净泥水而扬起波澜?
众人都醉,为什么不吃掉糟粕而喝取美酒?
何必深思高远,自己让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答道:“我听说,新沐浴的人必定要弹冠,新洗浴的人必定要整理衣服;
怎么能以自己光洁的身体,去接受事物的污浊呢?
宁愿投入湘水,葬身于江中的鱼肚,怎么能以洁白的身躯,而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呢?”
渔父微笑,摇桨而去,便唱道:“沧浪之水清啊,可以洗净我的缨;
沧浪之水浊啊,可以洗净我的足。”
说完便离去,不再与屈原交谈。
注释: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因对楚王的不满而被放逐。
- 三闾大夫:屈原的官职,指楚国的高官。
- 圣人:具有智慧和道德的高人。
- 沧浪:指沧浪水,象征着清浊的对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屈原,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政治原因遭到放逐。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 创作背景:本诗反映了屈原在被放逐后的孤独和愤懑,以及渔父对他人生态度的启发。
诗歌鉴赏:
《渔父》通过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对人生、清白与世俗的深刻思考。屈原作为高洁的象征,尽管内心的清醒与理想让他在浑浊的社会中显得孤独,但他宁愿承受孤独,也不愿被世俗所玷污。渔父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代表了对世俗的顺应与调和,启示屈原可以不必过于执着于理想,反而可以在浑浊中找到生存之道。
整首诗反映了深厚的哲理思考,提出了“与世推移”的智慧,与屈原的高洁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了诗中情感的张力。渔父的歌声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的轻松态度,而屈原的坚持则是对理想的崇高追求,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情感的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屈原的落魄状态,暗示内心的苦闷。
- 渔父的提问引出屈原的自我反思,展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
- 渔父的劝诫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认识,提出了“淈其泥而扬其波”的智慧。
- 最后屈原的坚持与渔父的洒脱形成对比,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屈原的清醒与世人的浑浊形成鲜明对照。
- 借用渔父的歌声,表现了对生活的轻松态度。
-
主题思想:
- 本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屈原对清白的坚持与世俗的妥协,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屈原:象征理想的追求与高洁的人格。
- 渔父:象征世俗的智慧与适应。
- 沧浪水:象征生活的清浊与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屈原被放逐的原因是什么?
A. 个人品德
B. 政治斗争
C. 外敌入侵 -
渔父对屈原的态度是什么?
A. 指责
B. 理解和劝解
C. 忽视 -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无奈
B. 欢愉与庆祝
C. 忧伤与痛苦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探讨个人理想与政治现实。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表达孤独与归属感。
诗词对比:
- 《离骚》与《渔父》:都表达了屈原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离骚》更为直接与情感激烈,而《渔父》则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哲理与智慧。
参考资料:
- 《屈原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