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

时间: 2025-01-04 07:01:52

灯火萧条春日暮。

荒山月上闻村鼓。

羁客闲愁知几许。

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醉袖翩翩随所寓。

冷然便以风为驭。

指点虚无云外路。

留不住。

东将入海随烟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火萧条春日暮。荒山月上闻村鼓。羁客闲愁知几许。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醉袖翩翩随所寓。冷然便以风为驭。指点虚无云外路。留不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傍晚,灯火显得稀疏而冷清。荒凉的山间,月亮升起时听到了村中的鼓声。漂泊在外的旅客,心中的闲愁有多少呢?思绪万千,却无处安放。醉意中,衣袖轻飘,随遇而安。感觉自己仿佛能驾驭风,指引着虚无缥缈的云外之路。但这一切都留不住,东去的海上,只能随着烟雾飘散。

注释

  • 灯火萧条:形容夜晚灯火稀少,显得冷清。
  • 荒山:偏僻的山野。
  • 羁客:漂泊在外的旅客。
  • 闲愁:无端的忧愁。
  • 千万绪:形容思绪纷繁复杂。
  • 醉袖翩翩:形容醉酒后的轻盈状态。
  • 冷然:形容感觉敏锐。
  • 风为驭:比喻驾驭风,形容超脱世俗。
  • 虚无云外路:比喻虚幻不实的远方。
  • 东将入海随烟雾:比喻随波逐流,无法停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1196-1254),金朝诗人,字子美,号东篱。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正月十四日夜,诗人身处荒山,感受到春日的暮色和村中的鼓声,引发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以春日暮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灯火、荒山、月上、村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迷茫的氛围。诗人以“羁客”自喻,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的“醉袖翩翩”和“冷然便以风为驭”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愿望,而“虚无云外路”和“东将入海随烟雾”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法把握未来的迷茫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火萧条春日暮:开篇即描绘春日傍晚的冷清景象,灯火稀少,暗示了孤独和寂寞。
  2. 荒山月上闻村鼓:荒山和月上进一步加深了孤寂感,村鼓声则增添了一丝人间气息。
  3. 羁客闲愁知几许:诗人自比为羁客,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忧愁。
  4. 千万绪:形容思绪纷繁,无法理清。
  5. 人间没个安排处:表达了无处安放的迷茫感。
  6. 醉袖翩翩随所寓:醉酒后的轻盈状态,随遇而安。
  7. 冷然便以风为驭:感觉敏锐,仿佛能驾驭风,超脱世俗。
  8. 指点虚无云外路:指引着虚幻不实的远方,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9. 留不住:一切都无法停留。
  10. 东将入海随烟雾:随波逐流,无法把握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为驭”比喻超脱世俗。
  • 拟人:如“醉袖翩翩”赋予衣袖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灯火萧条”与“荒山月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孤独和寂寞。
  • 荒山:象征偏僻和孤寂。
  • 月上:象征夜晚的宁静和孤寂。
  • 村鼓:象征人间气息和生活的节奏。
  • 醉袖:象征醉酒后的轻盈和超脱。
  • :象征自由和超脱。
  • 虚无云外路:象征虚幻不实的远方和迷茫。
  • 烟雾:象征无法把握的未来和随波逐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灯火萧条”形容的是什么? A. 热闹的夜晚 B. 冷清的夜晚 C. 明亮的夜晚 D. 黑暗的夜晚

  2. 诗中的“羁客”指的是什么? A. 在家的人 B. 漂泊在外的旅客 C. 官员 D. 商人

  3. 诗中的“醉袖翩翩”表达了什么? A. 醉酒后的沉重 B. 醉酒后的轻盈 C. 醉酒后的愤怒 D. 醉酒后的悲伤

  4. 诗中的“东将入海随烟雾”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确定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段克己的《渔家傲》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但段克己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诗选》:收录了金朝诗人的代表作品,包括段克己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