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稽首吾门诸道友》
时间: 2025-01-19 13:57: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稽首吾门诸道友,降心向外休寻。
等闲容易费光阴。修行何是苦,不了我人心。
灭取无明三孽火,勿令境上相侵。
本来一点没升沈。真闲如得得,步步上高岑。
白话文翻译:
向我门下的道友们致以敬意,放下心中的执念,别再向外去寻找。
轻易地就会浪费光阴,修行到底何来苦楚,只是人心未曾明了。
灭掉无明的三种烦恼,不要让外境侵扰内心。
本来内心一片清净,没有升沉之障,真心安闲,自然会步步高升。
注释:
字词注释:
- 稽首:敬意的表示,指叩首、行礼。
- 道友:指同道之人,修道的朋友。
- 降心:放下心中的执念。
- 等闲:轻易、随便。
- 无明:佛教术语,指无知、迷惑。
- 三孽火:指贪、嗔、痴等烦恼。
- 升沉:指心境的起伏变化。
- 真闲:内心真正的安宁。
- 高岑:比喻心灵的境界高远。
典故解析:
本诗多涉及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和内心的清净。无明和三孽火的说法源于佛教,讲的是人心的烦恼和障碍,而“高岑”象征着修行的高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元代诗人,擅长道教诗词,作品多表现出道教的哲理与修行的境界。他的诗风清新、简练,注重内心的修行和对外界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很多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歌正是反映了这一追求,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和对道友的关怀。
诗歌鉴赏:
《临江仙·稽首吾门诸道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道教诗作。诗中通过对道友的叮咛,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和对人心的关怀。开篇以“稽首吾门诸道友”致意,显示出作者对同道者的尊重与关心。随后,作者提到“降心向外休寻”,强调修行者应放下对外界的执念,专注于内心的修炼。接下来的“等闲容易费光阴”则警示修行者,时间一旦流逝,难以再找回。
诗中提到的“无明三孽火”及其灭除,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提醒人们要清除内心的烦恼与无明,以实现真正的宁静。这种思想在元代的道教与佛教交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一句“真闲如得得,步步上高岑”则表达了内心宁静后,修行者可以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迈进。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意在引导人们回归内心,真实地修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稽首吾门诸道友:向我的道友们致敬,表示尊重。
- 降心向外休寻:放下心中的执念,不要再向外寻找。
- 等闲容易费光阴:轻易地就会浪费时间。
- 修行何是苦,不了我人心:修行究竟有什么苦,都是因为人心未明。
- 灭取无明三孽火:消灭无明的三种烦恼。
- 勿令境上相侵:不要让外境来侵扰内心。
- 本来一点没升沈:本来内心是清静的,没有升沉之苦。
- 真闲如得得,步步上高岑:真正的安闲如得道,步步向高处攀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明三孽火”与“境上相侵”,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修行比作攀登高山,寓意修行的艰辛与追求的崇高。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修行者应放下对外界的执着,回归内心,消除烦恼,才能达到宁静与升华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友:友谊与团结的象征。
- 无明:无知与烦恼的象征。
- 三孽火:贪、嗔、痴的象征,代表人心的三种主要烦恼。
- 高岑:修行的高境界,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稽首吾门诸道友”中的“稽首”是什么意思?
- A. 叩首
- B. 倾听
- C. 追随
-
诗中提到的“三孽火”代表什么?
- A. 贪、嗔、痴
- B. 暴怒、嫉妒、恐惧
- C. 生、老、病、死
-
作者强调修行者应该放下什么?
- A. 外界的追求
- B. 内心的执念
- C. 朋友的交往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村居》 by 辛弃疾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但谭处端更注重对内心烦恼的剖析与消除,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心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与诗歌》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