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屯访致中》
时间: 2024-09-19 21:3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屯访致中 刘子翚 〔宋代〕
晓色阴晴久未分,乱山何处是萧屯。 荒荒日转渔樵路,霭霭烟生桑枯村。 胜地逢春聊驻马,主人好客为开樽。 平生梦想归田乐,正喜吾僮得践言。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天色阴晴不定,久久未能分明,乱山之中,萧屯究竟在哪里? 太阳渐渐升起,照在渔人和樵夫的小路上,烟雾缭绕在桑树枯萎的村庄。 在这风景优美的地方,遇到春天,我停下马来,主人热情好客,为我开酒。 我一生梦想着归隐田园的乐趣,现在正高兴我的仆人能够履行诺言。
注释:
- 晓色阴晴久未分:晓色,清晨的天色;阴晴,天气的变化;久未分,长时间未能分明。
- 乱山何处是萧屯:乱山,指山势错综复杂;萧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荒荒日转渔樵路:荒荒,形容景象荒凉;日转,太阳升起;渔樵路,渔人和樵夫常走的小路。
- 霭霭烟生桑枯村:霭霭,形容烟雾缭绕;烟生,烟雾升起;桑枯村,桑树枯萎的村庄。
- 胜地逢春聊驻马: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逢春,遇到春天;聊驻马,暂时停下马来。
- 主人好客为开樽:好客,热情好客;开樽,开酒,指招待客人。
- 平生梦想归田乐:平生,一生;梦想,向往;归田乐,归隐田园的乐趣。
- 正喜吾僮得践言:正喜,正高兴;吾僮,我的仆人;得践言,能够履行诺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0-1140),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光,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访问萧屯时所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访问萧屯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村庄的风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诗人在乱山中寻找萧屯,感受到了田园的宁静和主人的热情,这激发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乱山、渔樵路、桑枯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诗中的“胜地逢春聊驻马”和“主人好客为开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平生梦想归田乐,正喜吾僮得践言”则直接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实现梦想的喜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色阴晴久未分:描绘清晨天色阴晴不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乱山何处是萧屯:表达在乱山中寻找萧屯的困惑和期待。
- 荒荒日转渔樵路:描绘太阳升起时渔樵路的荒凉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霭霭烟生桑枯村:通过烟雾和桑树枯萎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
- 胜地逢春聊驻马:表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遇到春天的喜悦和停下马来的闲适。
- 主人好客为开樽:展现主人热情好客的形象,表达对主人的感激。
- 平生梦想归田乐:直接表达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 正喜吾僮得践言:表达实现梦想的喜悦和对仆人的赞赏。
修辞手法:
- 比喻:“荒荒日转渔樵路”中的“荒荒”比喻景象的荒凉。
- 拟人:“霭霭烟生桑枯村”中的“烟生”赋予烟雾以生命。
- 对仗:“晓色阴晴久未分”与“乱山何处是萧屯”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主人行为的描述,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晓色阴晴:描绘清晨天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乱山:表达在复杂山势中寻找目的地的困惑和期待。
- 渔樵路:象征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简朴。
- 桑枯村:通过桑树枯萎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
- 胜地逢春:表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遇到春天的喜悦。
- 主人好客:展现主人热情好客的形象,表达对主人的感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萧屯”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D. 动物 答案:A
-
诗中的“荒荒日转渔樵路”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华的市集 B. 宁静的田园 C. 荒凉的小路 D. 热闹的村庄 答案:C
-
诗中的“霭霭烟生桑枯村”中的“霭霭”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阴暗 C. 烟雾缭绕 D. 清晰 答案:C
-
诗中的“胜地逢春聊驻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喜悦 D. 恐惧 答案:C
-
诗中的“平生梦想归田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向往? A. 都市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官场生活 D. 商业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秋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萧屯访致中》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刘子翚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刘子翚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