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咏蛙》
时间: 2025-01-19 23:5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咏蛙
问青蛙有底不平鸣,真个为公私?向污泥曳足,蹄涔接腋,缺甃持颐。断续仪同歌吹,羹沸绿萍池。钟鼓难成响,而况埙篪。曾记江湖烟雨,被枕边欢噪,刺耳如锥。拥轻衾孤坐,愁到晓鸡时。道巴猿声声是泪,细看来不似此声悲。应知得,洒灰著令,千载无疑。
白话文翻译:
青蛙为什么会发出不和谐的鸣叫,真的是为了公私之事吗?它在污泥中拖着身子,四蹄沾泥,腋下也是湿的,嘴巴缺乏坚固的支撑。它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唱歌,像是沸腾的羹汤在绿萍池中翻滚。钟鼓的声音难以共鸣,更何况是埙和篪这种乐器。我曾记得在江湖的烟雨中,耳边的欢笑声刺耳如锥。独坐在轻薄的被子里,愁绪缠绵,直到鸡鸣时分。听那巴猿的声音声声如泪,细细一看却并非悲伤。应该知道,洒下的灰烬是有定论的,千年后仍然无疑。
注释:
- 青蛙:指代诗中的鸣叫者,象征一种不和谐的声音。
- 污泥:形容青蛙生存环境的肮脏。
- 蹄涔:四蹄沾泥,形容青蛙的状态。
- 埙篪:古代的竹制乐器,象征音乐的谐和。
- 巴猿:指的是巴山中的猿,代表孤独和悲伤的声音。
- 洒灰著令:指的是灰烬的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梦得,号千山,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 咏蛙》写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青蛙的鸣叫,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 咏蛙》这首诗通过对青蛙鸣叫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诗中的青蛙在污泥中挣扎,声音断续,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个人的无奈。诗人以青蛙的声音引发对音乐和和谐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中提到“钟鼓难成响,而况埙篪”,表达了对和谐音律的向往,却又显得无能为力。青蛙的不和谐鸣叫仿佛是在映射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失落。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江湖烟雨,从欢乐中转向孤独,展现了内心的苦闷与愁绪。
最后,诗中的“道巴猿声声是泪”,则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共鸣,表面上看似悲伤,实际上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人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青蛙有底不平鸣:质疑青蛙鸣叫的原因,其声音不和谐。
- 真个为公私?:探讨青蛙鸣叫是否出于公私的考虑。
- 向污泥曳足:描绘青蛙在污泥中行动的状态。
- 断续仪同歌吹:形容青蛙的声音断断续续,像乐器发出的音。
- 钟鼓难成响:比喻和谐难以实现。
- 曾记江湖烟雨:追忆过去的情景,与现实形成对比。
- 道巴猿声声是泪:用巴猿的声音表达人内心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蛙的鸣叫比作乐器,表现声音的和谐与不和谐。
- 拟人:赋予青蛙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 对仗:如“钟鼓难成响,而况埙篪”,体现了诗词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青蛙的声音,探讨了人对和谐与美好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蛙:象征社会中的小角色,反映个体的无力感。
- 污泥:代表社会环境的肮脏与混乱。
- 钟鼓、埙篪:象征理想的和谐与美好。
- 巴猿:象征孤独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蛙的鸣叫象征什么? A. 和谐的声音
B. 社会的混乱
C. 自然的美丽
D. 人类的悲伤 -
诗人提到的“污泥”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青蛙的生活环境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的美
D. 音乐的和谐 -
“道巴猿声声是泪”中的“巴猿”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悲伤与孤独
C. 自然的和谐美
D. 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作品。
- 《静夜思》(李白):反映个人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哀江南》(白居易)与《八声甘州 咏蛙》均探讨了个体的悲伤与社会的动荡,但前者更侧重于情感的直白表达,而后者则通过青蛙的声音间接传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解析》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