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登高
作者: 〔王之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翻译:
夕阳渐渐沉入山峦,苍茫的云海在流动。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日:夕阳、太阳。
- 依:依靠、靠近。
- 苍苍:形容颜色深沉,通常指青色或蓝色。
- 云海:形容云层如海洋般广阔。
- 穷:这里指的是“尽量”。
- 千里目:远望千里。
- 更:再、再一次。
- 上一层楼:比喻进一步的视野或境界。
典故解析:
“白日依山尽”描绘的是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无常。该句可与古诗中常见的“日落”意象相联系,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提到的“夕阳无限好”,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字季凌,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气质和精湛的诗才著称。《登高》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高远的抱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登高》创作于王之涣的游历生涯,诗人身处高楼,目睹眼前的壮丽景色,激发了他更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唐代盛世的繁荣与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歌鉴赏:
《登高》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壮志与对大自然的热爱。首句“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仿佛让人感受到光影交错的瞬间。接着“苍苍云海流”则将视野扩展至更为辽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在这两句中,王之涣不仅描写了自然之美,更通过“云海”之意,表现出一种流动的、变化的自然状态,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行动上的上楼,表达出他向上追求的精神,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在此提醒读者,若想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就必须付出努力,迈向更高的目标。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追寻更高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日依山尽”:形象地描绘了太阳落山的场景,给人以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 “苍苍云海流”:描绘了云层的流动,给人一种深邃与辽阔的感受。
-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的愿望。
- “更上一层楼”:通过行动来实现理想,强调追求更高目标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落比作依山,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在字数和格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白日、山、云海等自然意象构成诗歌的主要景观,营造出大气磅礴的氛围。
主题思想:
《登高》集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追求理想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断攀登,实现更高的目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云海:象征广阔的视野与人生的无限可能。
- 楼:象征着向上攀登的努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上午 B. 中午 C. 傍晚 -
诗中提到的“更上一层楼”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追求 C. 忧伤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登高壮观》
诗词对比:
《登高》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加偏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追求理想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注释》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