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楼外》

时间: 2025-01-06 14:24:43

楼外夕阳牢落。

倚损危栏一角。

何处见天涯。

碧山遮。

那似合欢双枕。

解使潇湘路近。

回梦惜馀欢。

觑屏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君怨 楼外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楼外夕阳牢落。
倚损危栏一角。
何处见天涯。
碧山遮。
那似合欢双枕。
解使潇湘路近。
回梦惜馀欢。
觑屏山。


白话文翻译:

夕阳在楼外沉落,
我倚着损坏的栏杆一角。
哪里可以看到天涯?
碧绿的山峦遮挡了视线。
这情景怎能比得上双枕共眠?
即便潇湘的路途再近,
回忆往日的欢愉,
不禁驻足凝视那屏山。


注释:

  • 牢落:沉落,指日落的状态。
  • 倚损:倚靠着损坏的栏杆。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碧山遮:绿色的山挡住了视线。
  • 合欢双枕:指两人共享的枕头,象征着亲密的关系。
  • 潇湘:指楚地,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 回梦惜馀欢:指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 :细看,注视。

典故解析

  • 合欢:合欢树在古代文人中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与亲密。
  • 潇湘:源于《楚辞》,是一个具有文化情感和历史寓意的地方,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禄,清代诗人,字承恩,号梅溪,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作多描写离愁别绪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优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昭君怨 楼外》创作于清代,表现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流露出对往昔欢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和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昭君怨 楼外》以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开篇即以“楼外夕阳牢落”引入,夕阳的沉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倚靠在损坏的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无助与孤独,似乎在向大自然倾诉自己的心声。接着,诗人以“何处见天涯”反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山的遮挡也暗示了情感的阻隔。

“那似合欢双枕”一句,转而回忆起曾经的甜蜜时光,合欢双枕象征着亲密的爱情,而“解使潇湘路近”则反映出即使路途再近,也无法抵达心中的期盼。最后的“回梦惜馀欢”,展现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珍惜与怀念,结合“觑屏山”,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哲理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外夕阳牢落”:夕阳在楼外缓缓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倚损危栏一角”:我倚靠在损坏的栏杆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何处见天涯”:我在思索,何方才是终点。
  • “碧山遮”:被青山遮挡,象征着情感的阻碍。
  • “那似合欢双枕”:回忆起过去的亲密,合欢象征着深厚的感情。
  • “解使潇湘路近”:即便路途再近,也无法消除心中的隔阂。
  • “回梦惜馀欢”:对快乐时光的怀念,带着一丝惆怅。
  • “觑屏山”:注视那遥远的山,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合欢双枕”比喻两人亲密的关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夕阳的“牢落”给人以生命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楼外: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隔离。
  • 碧山:象征着情感的阻隔与理想的遥不可及。
  • 合欢双枕:象征亲密的爱情关系与温馨的回忆。
  • 潇湘:代表思念与离愁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阳牢落”是什么意思?
    A. 夕阳升起
    B. 夕阳沉落
    C. 夕阳照耀

  2. “合欢双枕”象征什么?
    A. 亲密的爱情
    B. 离别的痛苦
    C. 友情

  3. 诗人倚靠的是什么?
    A. 墙壁
    B. 栏杆
    C. 树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哀愁。

诗词对比

  • 王士禄的《昭君怨 楼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王士禄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切感受与伤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
  • 《王士禄研究》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昭君怨 楼外》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