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集句》

时间: 2025-01-08 01:01:54

春风能几时,柳色看犹浅。

胡蝶梦中飞,迹与孤云远。

明月照花枝,入夜愁难遣。

形影自相怜,不及衔泥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春风能几时,柳色看犹浅。
胡蝶梦中飞,迹与孤云远。
明月照花枝,入夜愁难遣。
形影自相怜,不及衔泥燕。

白话文翻译:

春风能持续多久呢?柳树的颜色看上去还很浅。
蝴蝶在梦中飞舞,踪迹与孤云遥远。
明月照耀着花枝,夜晚的愁苦难以驱散。
我的身影和影子彼此怜惜,甚至不及那衔泥而归的燕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柳色:柳树的颜色,春天时柳色渐绿。
  • 胡蝶:蝴蝶,象征梦幻和美好。
  • 孤云:孤独的云,暗示漂泊和孤独感。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清明和思念。
  • 愁难遣:愁苦难以排遣。
  • 衔泥燕:衔泥筑巢的燕子,象征归宿和温暖。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明月”常用于古诗中象征思乡和孤独的情感,尤其在离别时分。燕子衔泥则常常代表归家、家庭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元代著名文学家与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词的创作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生查子》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人生无常与孤独。诗中春风与柳色的描写,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生查子》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相结合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春风能几时”引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既是对自然的感慨,又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悟。接着“柳色看犹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尚未完全绽放,似乎暗示着诗人对人生和感情的期待与失落交织。

“胡蝶梦中飞,迹与孤云远”展现了梦与现实的距离,胡蝶象征着美好的梦境,而孤云则暗示着孤独和漂泊。接下来的“明月照花枝,入夜愁难遣”,则通过明月的映照,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最后一句“形影自相怜,不及衔泥燕”更是将孤独推向极致,燕子衔泥筑巢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而诗人的孤独感与之形成对比,令人怜惜。

整首词在春天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风能几时:质疑春风的持久性,暗示时间的流逝。
  2. 柳色看犹浅:柳树的颜色还很嫩,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展开。
  3. 胡蝶梦中飞:蝴蝶在梦中飞舞,象征美好的愿望与理想。
  4. 迹与孤云远:蝴蝶的踪迹与孤云遥远,暗示着渴望与现实的距离。
  5. 明月照花枝: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花枝,象征清明美好的夜晚。
  6. 入夜愁难遣:夜晚的愁苦难以驱散,表现了内心的忧郁。
  7. 形影自相怜:身影与影子相互怜惜,表现了孤独的情感。
  8. 不及衔泥燕:不如那衔泥归来的燕子,象征归属感与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人生短暂相联系,增加了诗的哲思。
  • 拟人:形影自怜,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孤独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温暖与生机。
  • 柳色:青春与期望。
  • 胡蝶:梦与美好。
  • 孤云:漂泊与孤独。
  • 明月:思念与清晰。
  • 泥燕:归宿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生查子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胡蝶”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梦境
    • C. 归宿
    • D. 孤独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思念
    • D.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生查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关注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后者则是对酒当歌、畅快的表达。两者都使用了明月作为意象,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前者更为忧伤,后者则显得洒脱。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
  3. 《刘基及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