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
时间: 2025-01-17 09:27:1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竹竿
作者: 佚名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白话文翻译:
竹竿轻轻摇曳,我在淇水边钓鱼。
难道你不思念她?远方无法联系。
泉水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出行,远离兄弟和父母。
淇水在右,泉水在左。
她的巧笑如花,佩戴着玉饰。
淇水潺潺,桧木小舟轻轻划行。
我驾着小舟出游,抒发我心中的忧虑。
注释:
字词注释:
- 籊籊:形容竹竿轻轻摇动的样子。
- 淇:指淇水,古代一条河流。
- 岂不尔思:难道你不思念她吗?
- 泉源:泉水的源头。
- 巧笑之瑳:形容女子的笑容如花般美丽,瑳即美丽的意思。
- 佩玉之傩:指佩戴玉饰的女子。
- 滺滺:形容水流的声音,潺潺作响。
- 桧楫松舟:桧木的桨和松木的小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淇水和泉源,具有象征性,往往寓意着思念和离别。古人常用水流来象征思绪的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的作者为佚名,创作于先秦时期。那时诗歌多以抒情为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感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产生于社会变迁与人际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反映了对亲情和爱情的思索与怀念。
诗歌鉴赏:
《竹竿》以简练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与爱情的深切思念。诗中描绘的竹竿与淇水形成了一种悠闲的画面,竹竿的轻轻摇曳与水流潺潺,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气氛。尤其是“岂不尔思?远莫致之”一句,直抒胸臆,表露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情感,更是对离别后孤独与无奈的深刻体验。
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泉源与淇水的左右对比,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选择与人生的路径。女子的笑容、佩玉的装饰,既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表达。水流与小舟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流动,表明了诗人渴望摆脱忧虑,追寻内心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特有的审美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描绘了一个悠闲的钓鱼场景,竹竿的轻晃与水波相映成趣。
-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却又无可奈何。
-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反复出现的意象,暗示生活的多重选择。
-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提到女子远行,意味着离别与思念。
-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通过女子的美丽描绘,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水流声与小舟的意象,使人感受到动静结合的美。
-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游意在抒发内心的忧虑,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笑容比作花,增强了美感。
- 对仗:泉源与淇水的左右对比,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水流的声音被赋予情感,使环境更具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竿:象征着安静与闲适的生活。
- 淇水:代表思念的流淌,隐含着生命的流动性。
- 女子:代表美好与思念,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小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反映了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哪一部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A. “籊籊竹竿”
B. “岂不尔思?”
C. “驾言出游” -
诗中提到的“泉源”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思念与选择
C. 自由 -
“巧笑之瑳”中的“巧”指的是什么? A. 聪明
B. 美丽
C. 灵巧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静夜思》的意境更为直接而沉重,而《竹竿》则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一种轻松却又蕴含忧虑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
- 《先秦诗歌研究》
- 《诗经》与其背景分析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