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发高平镇,前旌路未分。
小桥烟外过,流水月中闻。
虎豹宜多隐,豺狼不可群。
居人敌炎暑,报有竹连云。
白话文翻译
清晨从高平镇出发,前方的道路尚未分岔。
小桥在烟雾中隐隐可见,流水声在月光下轻轻传来。
老虎和豹子最好隐蔽起来,豺狼则不能成群结队。
这里的人们抵挡着炎热的夏季,竹子在云间摇曳,带来一丝清凉。
注释
- 高平镇:指的是地名,可能是诗人出发的地方。
- 前旌路未分:前方的道路尚未分开,暗示旅途的未知。
- 小桥烟外过:小桥在烟雾中隐约可见,描绘出清晨的朦胧景象。
- 流水月中闻:在月光下,流水声清晰可闻,体现出自然的宁静。
- 虎豹宜多隐:指老虎和豹子应当隐藏,体现出动物的生存智慧。
- 豺狼不可群:豺狼不宜成群行动,可能暗示人际关系的警惕。
- 居人敌炎暑: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抵抗炎热,表现出人们的艰辛。
- 报有竹连云:竹子在云中摇曳,寓意着清凉的气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梈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擅长古体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自然景象,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范梈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壬戌年间,正值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可能是在旅途中记录下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世间人情冷暖的思考。
诗歌鉴赏
《壬戌秋录囚晚行宁州道中追录》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在高平镇出发,前方的道路尚且模糊未分,给人一种未知和期待的感觉。小桥、流水、月光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安详的自然世界。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小桥在烟雾中隐现,流水声在月光下回荡,这种画面不仅美丽,还充满了诗意。诗中的动物意象,虎豹的隐蔽与豺狼的警惕,似乎在暗示生存的智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又微妙。
最后两句提到的居人和竹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居人虽要抵御炎热的暑气,但竹子则为他们带来了清凉的慰藉,表现了自然的馈赠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发高平镇:清晨出发,给人一种新的开始的感觉。
- 前旌路未分:前方道路尚未分开,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
- 小桥烟外过:描绘了晨雾中的小桥,朦胧而美丽。
- 流水月中闻:流水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动听,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虎豹宜多隐:老虎和豹子要隐蔽,体现了生存的智慧。
- 豺狼不可群:豺狼不应成群,暗示了孤独与警惕。
- 居人敌炎暑: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与炎热作斗争。
- 报有竹连云:竹子摇曳在云间,带来一丝清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小桥和流水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竹子与云之间的互动赋予了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生活中对生存智慧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平镇:象征出发与未知。
- 小桥:代表连接与通行。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消逝。
- 虎豹:象征生存的智慧与竞争。
- 豺狼:象征警惕与孤独。
- 竹:象征坚韧与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高平镇”指的是: A. 一座城市
B. 一个村庄
C. 一个地名
D. 一座山 -
诗中提到的“虎豹宜多隐”是指: A. 它们应当显露
B. 它们应当隐藏
C. 它们应当成群
D. 它们应当追逐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政治斗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存智慧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范梈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乱带来的忧虑,而范梈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宁静。
- 王维《鹿柴》与此诗相似之处在于都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之美,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范梈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