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心清养浩》
时间: 2025-01-04 10:27: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清养浩。星尘无扰。近林泉轮蹄不到。活计萧闲,任盈门苔藓围绕。有满院落花风扫。鹤鸣露冷,猿啼月皎。日相陪松花瑶草。受用无为,也不曾身外寻讨。悟衣珠目前蓬岛。
白话文翻译:
内心清净,修养浩然之气,星辰尘埃不再打扰。靠近山林泉水,马蹄声无法抵达。生活清闲自在,任凭满院的苔藓环绕。满院的花瓣在风中飘落,白鹤在露冷中鸣叫,猿猴在月下啼叫。阳光陪伴着松树和瑶草。享受无为的生活,也不曾在外寻求。顿悟珠帘前的蓬莱仙岛。
注释:
- 心清:内心清净,心境平和。
- 浩:浩然之气,指正气、清气。
- 星尘:星空中的尘埃,这里比喻外界的干扰。
- 林泉:山林和泉水,象征自然环境。
- 轮蹄:马蹄,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繁忙。
- 萧闲:清闲、安宁。
- 盈门:满门、满院的意思。
- 苔藓: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这里象征自然的生长。
- 鹤鸣:白鹤的鸣叫,象征清幽的环境。
- 猿啼:猿猴的啼叫,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 无为:无为而治,指不刻意追求,而是顺其自然。
- 衣珠:比喻美好的生活状态。
- 蓬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元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生前经历了社会动荡,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成为其作品的主要主题。此诗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亲近,以及对无为而治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解佩令·心清养浩》是一首通过描绘宁静自然景象而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诗中开篇即以“心清养浩”引入,强调内心的平静是养成浩然之气的基础。接着,诗人通过对山林泉水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态度。诗中的“星尘无扰”与“轮蹄不到”相互呼应,揭示了人们常常受到外界纷扰的困扰,而诗人则选择躲避这种喧嚣,寻找内心的安宁。
随后,诗人描绘了满院落花、鹤鸣猿啼的生动场景,进一步突显出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在这和谐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阳光的陪伴,松花瑶草的清新,体现出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境界。最后一句“悟衣珠目前蓬岛”更是将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得到了心灵的洗涤与升华,最终达到了无为而自得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清养浩:内心清静,能够培养浩然之气。
- 星尘无扰:星空下的万物,外界的干扰已无。
- 近林泉轮蹄不到:靠近山林泉水,喧嚣的马蹄声无法到达。
- 活计萧闲:生活清闲自在。
- 任盈门苔藓围绕:任凭满院的苔藓环绕。
- 有满院落花风扫:院中花瓣随风飘落。
- 鹤鸣露冷,猿啼月皎:白鹤在露水中鸣叫,猿猴在月光下啼叫。
- 日相陪松花瑶草:阳光陪伴着松树和瑶草。
- 受用无为:享受无为的生活。
- 也不曾身外寻讨:不再在外寻求。
- 悟衣珠目前蓬岛:领悟到理想的生活在眼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心清养浩”比喻内心的宁静与浩然之气。
- 拟人:鹤鸣、猿啼的描写,使自然更具生动感。
- 对仗:如“落花风扫”,体现了诗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心清”和“无为”展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对清闲生活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纷扰的理想状态,传达一种和谐自得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清:象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 林泉:象征自然,寄托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落花: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美好瞬间。
- 鹤鸣与猿啼:象征自然生灵的和谐,增添诗意的生动性。
- 松花瑶草:象征理想生活的清新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心清养浩”的意思是? A. 内心清静,培养浩然之气
B. 心情复杂,难以宁静
C. 生活忙碌,心无宁静 -
诗中提到的“林泉”主要象征什么? A. 喧嚣的城市
B. 诗人的理想生活环境
C. 繁忙的工作 -
“也不曾身外寻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渴望外在的物质享受
B. 对外在世界的冷漠与无所谓
C. 积极追求世俗的成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与裴迪书》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解佩令·心清养浩》均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显孤独与思乡情,后者则是对自然的亲近与无为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