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 春草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7:0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佩令 春草二首 其一
作者: 寇梦碧
雪痕犹冱,烟光偷聚。渐蒙茸青无重数。
千里相思,凭作出绵绵情绪。送斜阳几回今古。
玉骢来去,王孙何处。镇凄断天涯归路。
拾翠人遥,谁会得芳蘅心苦。刬愁根奈春未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思念的情感。雪的痕迹尚未消融,烟雾的光影悄然聚集,渐渐地覆盖了一片青翠的草地。千里之外的思念,化作绵绵不绝的情绪,送走斜阳,透过时光的变迁,多少次的回眸已成古往。骏马在来去之间,王孙你又在何处呢?在这苍茫的天涯,归路似乎断绝。远处采摘春草的人,谁能理解我心中对芳香的苦楚?忧愁的根源在于,春天尚未到来。
注释:
- 雪痕:雪的痕迹,指冬天的残留。
- 冱:冰冷的意思。
- 烟光:烟雾中的光线。
- 绵绵情绪:深厚而绵长的思念情感。
- 玉骢:指骏马,象征着高贵和自由。
- 王孙:古代指世家子弟,此处可以指远方的友人。
- 芳蘅:香气,指春天的花香。
- 刬愁根:清除忧愁的根源。
- 奈春未许:春天尚未到来,感叹无法摆脱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及对生活的深刻观察。生于动荡的时代,她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爱情、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解佩令》系列是她对春天的感慨与思念的体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春草的生长象征着生机,而思念则暗示了离别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解佩令》通过对春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雪痕犹冱”,引入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的氛围,给人一种冷清而又期待的感觉。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千里相思”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身处喧嚣却心向宁静的矛盾心理。
“送斜阳几回今古”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玉骢马的意象则象征着自由与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镇凄断天涯归路”的无奈。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让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的“刬愁根奈春未许”则是对春天与希望的渴望,表达了在春光未至时的无奈与焦虑。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与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痕犹冱:初春时,雪的痕迹尚未消融,暗示寒冷尚存。
- 烟光偷聚:烟雾中的光影逐渐汇聚,营造出朦胧的春日气氛。
- 渐蒙茸青无重数:渐渐地,青草覆盖了大地,生机蓬勃。
- 千里相思:形容思念之情遥远而深厚。
- 凭作出绵绵情绪:将思念化作绵延不绝的情绪。
- 送斜阳几回今古: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斜阳象征岁月的推移。
- 玉骢来去:骏马的来去,象征着生命的自由。
- 王孙何处:问远方的友人身在何处,表达思念之情。
- 镇凄断天涯归路:归路似乎被切断,增加了孤独感。
- 拾翠人遥:远方的采草人,象征着遥远的联系。
- 谁会得芳蘅心苦:无人理解内心的苦涩与孤独。
- 刬愁根奈春未许:感叹春天未至,忧愁根源无法去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绵绵情绪,形象生动。
- 拟人:春草“渐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千里相思”与“玉骢来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找寻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人类在时光流逝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痕:象征寒冷与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 玉骢:象征自由与梦想,映射对未来的渴望。
- 芳蘅:春天的气息,代表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千里相思”指的是什么?
- A. 远方的景色
- B. 深厚的思念
- C. 自然的变化
- D. 时间的流逝
-
填空题:诗中“雪痕犹冱”表达了__的季节感。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玉骢”是指一种花卉。(对/错)
答案:
- B
- 冬季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非情感的抒发。
- 《春夜喜雨》:强调春雨的滋润,表现出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情感比《解佩令》更加积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