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卿之邺台》

时间: 2024-12-29 18:05:38

僮马戒晨装,新霜木叶黄。

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

林虑荒秋色,清漳下夕阳。

遥知一尊酒,吊古邺城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端卿之邺台
麻革 〔元代〕
僮马戒晨装,新霜木叶黄。
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
林虑荒秋色,清漳下夕阳。
遥知一尊酒,吊古邺城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晨的景象,描写了送别朋友李端卿时的情感。晨光微弱,马儿已披上了早晨的装束,刚刚结霜的树叶变得金黄。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像李端卿一样的壮志豪情,离别之时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林间的景色荒凉,秋色愈加明显,清澈的漳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遥想李端卿在古邺城旁饮酒,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悲伤。

注释:

  • 僮马:指的是小马,可能是指年轻的马或是较为轻便的马。
  • 戒晨装:意即准备好晨上的装束。
  • 壮节:指的是壮伟的志节或理想。
  • 惨离肠:形容因离别而心中极为悲伤,肠子都快要扭曲了。
  • 林虑:形容树林的幽静和荒凉。
  • 清漳:指清澈的漳河。
  • 吊古邺城:古邺城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市,诗人在此表达对历史的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麻革,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古邺城,李端卿可能是诗人的好友,准备前往邺台。诗人寄情于自然,借景抒怀,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李端卿之邺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晨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景的观察,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僮马戒晨装,新霜木叶黄”,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晨光照耀下的马和树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涩,“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给人一种对比的冲击,李端卿的壮志与诗人自己的平淡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离别的痛苦。

“林虑荒秋色,清漳下夕阳”两句,诗人通过对秋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情绪,夕阳下的漳河,既是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的别离。最后一句“遥知一尊酒,吊古邺城傍”,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历史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麻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僮马戒晨装:描绘早晨准备出发的马,体现出一种清晨的生机。
  2. 新霜木叶黄:新霜覆盖下的树叶变黄,暗示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3. 嗟余无壮节:诗人自叹没有像李端卿那样的壮志,表达了自卑和遗憾。
  4. 送子惨离肠:离别时心中充满了痛苦,情感深刻。
  5. 林虑荒秋色:林间的秋色显得荒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6. 清漳下夕阳:描写夕阳映照下的漳河,美丽而又令人感伤。
  7. 遥知一尊酒:遥想朋友在古邺城旁饮酒,传递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比较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秋天、酒、古城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深情,抒发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装: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新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即将来临的严寒。
  • 木叶黄:代表着秋天的凋零和生命的脆弱。
  • :象征着友情和对过往的怀念。
  • 古邺城:代表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嗟余无壮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自卑
    C. 快乐
    D. 忧伤

  2. “清漳下夕阳”中的“夕阳”象征什么?
    A. 希望
    B. 结束
    C. 开始
    D. 成长

  3. 诗中提到的“僮马”指的是什么?
    A. 小马
    B. 骡子
    C. 大马
    D. 驴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主题,但语气更加豪放。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麻革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诗词的意境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