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把内真频看,休教外景长侵。尖竿尖上细搜寻。正见婴儿弄影。雅咏高吟叫笑,清风皓月吹临。分开传作紫共金。艳迸斗花万锦。
白话文翻译:
常常要多多关注内心的真实,不要让外在的景象长久地侵扰内心。在细长的竹竿尖端仔细寻找,正好看到婴儿在玩弄影子。雅致的歌声高高吟唱,清风与皓月陪伴而来。分开来传递的紫色与金色,绚丽缤纷如同万花齐放。
注释:
- 内真:指内心真实的自我。
- 外景:指外部的事物和环境。
- 尖竿:比喻细长的物体,可能是竹竿。
- 婴儿弄影:婴儿在玩影子,象征天真无邪。
- 雅咏:高雅的吟唱。
- 皓月:明亮的月亮,象征清澈和宁静。
- 紫共金:紫色和金色的交相辉映,象征美丽和富贵。
- 艳迸斗花:形容花朵盛开如斗,色彩鲜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隐逸、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西江月》写于王哲隐居生活期间,表现了他对内心真实的追求与对外部世界的淡然态度。诗中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王哲的一首颇具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内心与外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首句“常把内真频看”点明了主题,强调内心的真实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这是对当时社会浮华的反思,表现出对真诚和自然的渴望。
接下来的“尖竿尖上细搜寻”,则是用细致的观察来寻找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暗示在复杂的世界中仍需保持一颗敏感的心。而“正见婴儿弄影”则用天真无邪的婴儿象征一种纯真的生活状态,提醒人们回归简单。在“雅咏高吟叫笑”中,清风和皓月的陪伴则加强了诗的意境,展现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美。
最后两句“分开传作紫共金,艳迸斗花万锦”则以鲜艳的色彩描绘了自然的丰盛与美丽,仿佛在呼应前面的内心探寻,表达了在真实与美好的生活中,外在的色彩与内心的宁静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把内真频看: 提醒自己要常常关注内心的真实。
- 休教外景长侵: 不要让外部事物长时间地干扰内心。
- 尖竿尖上细搜寻: 用细致的目光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实。
- 正见婴儿弄影: 看到婴儿在玩影子,象征纯真。
- 雅咏高吟叫笑: 高雅的吟唱伴随着笑声,表现出轻松愉悦。
- 清风皓月吹临: 清风与明月的陪伴,增添了诗的意境。
- 分开传作紫共金: 象征色彩的丰富与美丽。
- 艳迸斗花万锦: 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绚丽多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婴儿弄影”隐喻纯真无邪的生活态度。
- 拟人:清风和皓月似乎有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内心真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展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真实的体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内真:象征内心的真实与自我。
- 尖竿:象征细致的观察与追求。
- 婴儿:象征纯真与无邪。
- 清风皓月: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 紫共金:象征美丽与丰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常把内真频看”强调了什么? A. 外界的繁华
B. 内心的真实
C. 物质的追求
D. 名利的诱惑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婴儿弄影”象征着纯真与天真,是正确的。 (对 / 错)
-
填空题:最后两句描绘了自然的和。
答案:
- B
- 对
- 色彩,丰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哲的《西江月》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王哲通过细腻的观察与内省,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词句体现出对生命的热情与对酒的喜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哲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