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秋收起义
作者: 毛泽东 〔现代〕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工农革命的号召,带着镰刀和斧头的旗帜,决心不在匡庐地区停留,直奔潇湘。面对层层压迫的地主,农民们心中充满仇恨。在秋收的时节,天空阴云密布,正是一声霹雳般的暴动的时刻。
注释:
字词注释:
- 军叫:指革命军的号召。
- 工农:指工人和农民。
- 匡庐:指江西的匡庐地区。
- 潇湘:指湖南的潇湘地区。
- 重重压迫:形容地主对农民的压迫非常严重。
- 同仇:指大家心中都怀有共同的仇恨。
- 暮云愁:形容秋季的阴沉天气,带有愁苦的情感。
- 霹雳:比喻突如其来的暴动。
典故解析:
- 秋收起义: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旨在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争取农民的权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革命家。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理论和军事战略。
创作背景: 《西江月·秋收起义》创作于1927年,正值中国社会剧变之际。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矛盾加剧、农村革命风潮兴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写下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农民革命的号召和对地主阶级的强烈反抗。
诗歌鉴赏: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一首饱含激情的革命诗词,展现了农民在压迫下的愤怒与反抗。诗中以“军叫工农革命”开篇,直接点明了革命的主题,紧接着提到“镰刀斧头”的旗号,象征着农民阶级的力量和决心。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斗志的场景,农民们不再沉默,向着更广阔的战斗前进。
在诗的后半部分,毛泽东通过“地主重重压迫”一语,清晰地展现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深刻矛盾,进一步渲染了农民的愤怒和团结。“秋收时节暮云愁”描绘了秋季特有的沉重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动。最后一句“霹雳一声暴动”,用“霹雳”一词形象地传达了革命的突然性和不可阻挡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悲壮和农民的英勇,更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人心。诗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念,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军叫工农革命:强调革命的号召,突出工农的角色。
- 旗号镰刀斧头:象征农民革命的标志,体现阶级斗争。
- 匡庐一带不停留:表示决心不在此地停留,要向更广阔的地方推进。
- 要向潇湘直进:明确革命的目标和方向。
- 地主重重压迫:揭示社会矛盾,表现农民苦难。
- 农民个个同仇:强调农民团结一致的情感。
- 秋收时节暮云愁:描绘秋天的忧愁气氛,暗示革命即将来临。
- 霹雳一声暴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革命的突然性和力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军叫”与“旗号”,“匡庐”与“潇湘”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霹雳”用来形容革命的突然和猛烈。
- 排比:通过重复“压迫”“同仇”等,增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农民对压迫的不满和反抗,体现了对革命的渴望,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斗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镰刀与斧头:象征农民阶级的武器和力量。
- 匡庐与潇湘:代表地理上革命的起点和目标。
- 暮云:象征压抑和愁苦的氛围。
- 霹雳:象征革命的突然和强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革命标志是什么? a) 星星
b) 镰刀与斧头
c) 旗帜 -
诗中提到的地主对农民的态度是?
a) 支持
b) 友善
c) 压迫 -
最后一句“霹雳一声暴动”表达了什么?
a) 革命的突然性
b) 平静的生活
c) 农民的无能
答案:
- b) 镰刀与斧头
- c) 压迫
- a) 革命的突然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征》 by 毛泽东
- 《浪淘沙·北戴河》 by 毛泽东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毛泽东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但前者更强调集体的斗争精神,而后者则更注重个人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毛泽东诗词选》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红色经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