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赋得雨后花
作者: 元稹 〔唐代〕
原文展示: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花瓣怜惜这宁静的颜色,与雨水的洗礼格外相宜。
余下的雨滴从细腻的花蕊上滑落,残留的水珠坠落在纤细的枝条上。
在浣花江边,我思念着这美景,低头在粉色的镜子中窥视。
想念这一切已久,幸好有微风轻轻一吹,吹散了我的思绪。
注释:
- 红芳:指红色的花朵。
- 静色:宁静的色彩。
- 馀滴:剩下的雨滴。
- 纤蕊:细小的花蕊。
- 残珠:残留的水珠。
- 细枝:细小的树枝。
- 浣花江:地名,江水清澈见底。
- 啼粉:形容花朵的美丽。
- 低回:低头回忆或思念。
- 风光幸一吹:风吹来,带走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乐天,唐代著名诗人。他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为“元白”。元稹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富有感情和哲理。
创作背景:
《赋得雨后花》创作于元稹的晚年,背景可能与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有关。雨后花的景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歌鉴赏:
《赋得雨后花》是一首描写雨后花卉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开头两句“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突出了花朵在雨水滋润后的静谧之美,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展现了雨后花卉的细致,雨滴从花蕊滑落,水珠悬挂在细枝上,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雨后景象。后面的“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将个人的思绪与自然结合,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最后一句“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则反映了诗人对美景的珍惜与怀念,微风一吹,带走了些许的忧愁与惆怅,留下的是对美好瞬间的铭记。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芳怜静色:红色的花瓣显得格外娇嫩与静谧。
- 深与雨相宜:深厚的颜色与雨水的滋润相得益彰。
- 馀滴下纤蕊:剩下的雨滴从花蕊轻轻滑落。
- 残珠堕细枝:残余的水珠轻轻坠落在细小的枝头。
- 浣花江上思:在浣花江边,诗人思绪万千。
- 啼粉镜中窥:在镜中窥视花的娇艳。
- 念此低回久:对这一切景象的思念已久。
- 风光幸一吹:微风轻轻一吹,带走了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美丽的女子,赋予其生命。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怜”与“思”的情感。
- 对仗:如“残珠堕细枝”与“馀滴下纤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芳:象征生命力与美丽。
- 雨:象征滋润与希望。
- 浣花江:象征宁静与美好的自然环境。
- 风:象征变化与思绪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思念
D. 以上皆是 -
“红芳怜静色”中的“红芳”指的是?
A. 红色的花朵
B. 红色的果实
C. 红色的叶子
D. 红色的天空 -
诗中提到的“浣花江”象征着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纷争
D. 贫穷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写自然景象,表现了对春雨的赞美,情感更加豪放。
- 《静夜思》: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意象更为朦胧,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人元稹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赋得雨后花》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