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茅山董鍊师一首
师住华阳洞,别来音寂寥。
餐霞还妙质,将见大椿彫。
鹤举丹成日,鸡飞垆变朝。
王乔倘携侣,举手为相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寄给茅山的董炼师的,诗人想象着师父住在华阳洞,分别后音信全无,心中感到寂寞。师父在霞光中修炼,终将见到大椿树的雕刻。鹤在空中飞翔,丹药在日光下成就,鸡鸣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如果王乔也能相伴,诗人会举手呼唤他一同前来。
注释:
- 华阳洞:指的是茅山中的一个道教修炼之地,象征着修道和隐居。
- 餐霞:指吃霞光,表示修道者在高深的境界中,得到了天地的灵气。
- 大椿雕:大椿是传说中一种长生不老的神树,雕刻可能指仙境的美好。
- 鹤举丹:鹤象征长寿,丹指炼成的仙药,暗示修道的成功。
- 王乔:古代著名的隐士,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山水、道教思想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文化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省曾与董炼师分别之后,表达了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道教隐士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灵修生活的向往与对好友的深情怀念。开头两句用“华阳洞”和“音寂寥”引入,突出了隐士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餐霞还妙质”,描绘了修道者在高空中吸取天地精华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随后通过“鹤举丹成日”和“鸡飞垆变朝”两个意象,描绘了修道者的成功与日常生活的变化,将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成果紧密相连。最后一句以王乔的出现,表现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渴望,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道教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灵修生活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师住华阳洞:提到师父居住的地方,设定了诗的背景。
- 别来音寂寥:表达了与师父分别后的孤独感。
- 餐霞还妙质:描绘师父在高深的境界中获取灵气。
- 将见大椿彫:暗示修道的成功,象征长生不老。
- 鹤举丹成日:鹤象征长寿,表明修道者的成果。
- 鸡飞垆变朝:描绘日常生活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王乔倘携侣:希望与理想的朋友相聚,增添了人情味。
- 举手为相招:以手势呼唤,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餐霞”比喻吸取灵气,表现修道者的高境界。
- 对仗:如“鹤举丹成日,鸡飞垆变朝”,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好友的思念,反映了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阳:道教圣地,象征修行的理想场所。
- 霞:象征美好和灵气,代表道教的修行质量。
- 鹤:象征长寿与自由。
- 鸡:象征日常生活,体现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阳洞”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道教修炼之地
C. 一个城市
答案:B -
“餐霞”在诗中意指什么? A. 吃饭
B. 吸取天地精华
C. 美味的食物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王乔”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敌人
C. 家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黄省曾的《寄茅山董炼师一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道教隐士的生活,而后者则强调豪放的饮酒作乐。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