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试秋夜闻砧》
时间: 2024-12-29 02:4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瑟秋风散晚凉,
谁家清夜捣衣裳。
丁丁遥应疏钟响,
数数还如落叶忙。
明月有情留小院,
征鸿无数挟轻霜。
不堪客梦湘云远,
独对寒灯思渺茫。
白话文翻译
在萧瑟的秋风中,带来了晚上的凉意,
不知是哪一家在清冷的夜里捣衣服?
那“丁丁”的声响远远传来,似乎和稀疏的钟声相应,
这一声声就像落叶般在忙碌着。
明亮的月光似乎有情,停留在小院中,
而数不清的鸿雁在寒霜中飞行。
我无法承受客梦中的湘云遥远,
独自面对寒灯,思绪变得茫然。
注释
- 萧瑟:形容秋风的凄凉、萧条。
- 捣衣裳:指用杵捣打衣物,古时常在夜间进行。
- 丁丁:形容捣衣声,或钟声。
- 征鸿:指飞翔的鸿雁,象征远行的人。
- 湘云:指湘江的云,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 寒灯:指昏暗的灯光,常用以形容孤独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格,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作以清丽见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馆试秋夜闻砧》创作于秋夜,背景可能与王格在外求学或应试的经历有关。诗中对秋夜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诗歌鉴赏
《馆试秋夜闻砧》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思乡情的诗作。诗开头以“萧瑟秋风散晚凉”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冷清的秋夜。接着,诗人通过“谁家清夜捣衣裳”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细节,同时也隐隐带出一种孤独感。在这寂静的夜里,似乎只有那遥远的“丁丁”声与“疏钟响”相应,增添了几分生气。
随着诗意的推进,明月和鸿雁的意象交替出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明月的“有情”与鸿雁的“无数”,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织。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湘云远”和“寒灯思渺茫”,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推向高潮,情感的深邃与渺茫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孤独旅人在秋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瑟秋风散晚凉:描绘秋风的寒冷与寂寥。
- 谁家清夜捣衣裳:引发对他人生活的好奇与对自己孤寂的对照。
- 丁丁遥应疏钟响:将生活的声音与夜的宁静结合,暗示内心的孤独。
- 数数还如落叶忙:强调秋夜的忙碌与无奈。
- 明月有情留小院:月亮象征情感,营造了一种温情的氛围。
- 征鸿无数挟轻霜:鸿雁带来的寒意与远行象征孤独。
- 不堪客梦湘云远:表达对故乡的无奈与思念。
- 独对寒灯思渺茫:在孤独中思考,情感愈加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声音比作落叶,增添了秋天的意境。
- 拟人:明月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丁丁遥应疏钟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求学的无奈与渺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萧条与孤独。
- 明月:象征着情感与思乡。
- 鸿雁:象征远行与孤独。
- 寒灯:象征孤独的思考与夜的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谁家清夜捣衣裳”中的“捣衣裳”指的是什么?
A. 织衣服
B. 打理衣物
C. 捣打衣物
D. 制作衣物 -
“明月有情留小院”中的“有情”指的是什么?
A. 明月的光辉
B. 明月的温暖
C. 明月的思念
D. 明月的情感 -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思乡
C. 自然
D. 生活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作品。
- 《秋夕》杜甫:对秋天的深刻描写,传达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格的《馆试秋夜闻砧》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王格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直接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格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馆试秋夜闻砧》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