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作彰州令,风烟满画栏。
只缘五斗米,却笑两年官。
山色静堪把,民情渐可观。
莫言鸿未集,正好挂予冠。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担任了彰州的县令,眼前的风烟笼罩着画栏。
只因为了那五斗米,我反而笑着度过了这两年的官职。
山的颜色静谧,正好可以欣赏,民众的情感也逐渐可见。
不要说鸿雁尚未归来,正好挂上我的官帽。
注释:
- 偶作:偶然地担任。
- 彰州令:彰州的地方官。
- 风烟满画栏:形容风景如画但又有烟雾缭绕的景象。
-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表达对金钱的轻视。
- 两年官:指作者在官场上任职的时间。
- 山色:指山的颜色,暗指自然环境。
- 民情:指百姓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 鸿未集:指鸿雁尚未归来,暗喻官位未稳。
- 挂予冠:指戴上官帽,象征着官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应举,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中常表现对官场的冷静观察和自我调侃,风格清新幽默。
创作背景:写作于明代,正值官员贪腐和官民矛盾的时期,黄应举在诗中表达了对官职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歌鉴赏:
《署中偶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社会观察的诗。诗中,黄应举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官职的淡然和对生活的从容。开头的“偶作彰州令”便点明了自己身处的官位,接着“风烟满画栏”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似乎在暗示官场的复杂与不易。接下来的“只缘五斗米,却笑两年官”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俸禄的轻视与对官场生活的嘲讽,显得格外幽默。
“山色静堪把,民情渐可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享受和对民生的关注,表明他内心依然关心百姓的生活,而非单纯追求权势。最后一句“莫言鸿未集,正好挂予冠”则用鸿雁的归来象征官位的稳固,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轻松的笔调,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真实感受与思考,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作彰州令:表明身份,暗含偶然性。
- 风烟满画栏:描绘自然景色,感受环境。
- 只缘五斗米:强调俸禄微薄。
- 却笑两年官:自我调侃,反映对官职的态度。
- 山色静堪把:享受自然的宁静。
- 民情渐可观:关注百姓,体现人文关怀。
- 莫言鸿未集:暗喻官位不稳,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 正好挂予冠:象征着对官职的接受与淡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烟满画栏”与“山色静堪把”形成对照。
- 隐喻:以“鸿未集”隐喻官职的不确定性。
- 夸张:如“只缘五斗米”,强调俸禄之微。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淡然态度和对生活的从容,反映了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烟:象征着复杂的官场环境。
- 五斗米:象征微薄的俸禄,表现对物质的轻视。
- 山色:象征自然之美,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鸿雁:象征归属与稳定,暗示官职的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偶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 A. 县令
- B. 大臣
- C. 学者
-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只缘五斗米”是什么意思?
- A. 对金钱的重视
- B. 对物质的轻视
- C. 生活富裕
- D. 官职高贵
-
“莫言鸿未集”的意思是什么?
- A. 官职稳固
- B. 官职不稳
- C. 人生如意
- D. 官场风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的《鹿柴》和黄应举的《署中偶感》,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黄应举则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淡然与对官职的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黄应举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