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清平乐 车厩道中
作者: 宋褧〔元代〕
原文展示:
青松乌桕。寒食来车厩。满目山明仍水秀。忍听玉骢驰骤。红桥掩映山庄。酒旂摇曳林塘。好在莺湖春色,笑人不暇飞觞。
白话文翻译:
青松和乌桕树在寒食节的季节里映衬着车厩。眼前的山清水秀,令人看得心旷神怡,难以忍受那玉骢马奔腾的声音。红桥掩映着山庄,酒旗在林塘上摇曳。春色如此美好,莺声婉转,让人连喝酒的时间都顾不上了。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传统节日,纪念介之推,禁火冷食的日子。
- 车厩:马厩,养马的地方。
- 玉骢:指名贵的马,形容马的优雅与迅速。
- 红桥:桥的颜色,可能是用来衬托景色的元素。
- 酒旂:酒旗,表示宴会或饮酒的场合。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古代的春秋时期,后成为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体现了对忠臣的敬仰。
- 莺湖:可能隐喻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莺声象征着春的到来,代表着温暖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褧,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日,正值寒食节,描写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欢乐的聚会场景,反映了诗人在春日闲适生活中的惬意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车厩道中》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开篇的“青松乌桕”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场景,给人以清凉之感。接着提到“寒食来车厩”,暗示着时节的变迁,寒食节的到来使得这幅春日的画面更具内涵。诗中“满目山明仍水秀”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明媚与和谐,给予人们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
而“忍听玉骢驰骤”则引入了动感,生动地描绘出马儿奔腾的情景,仿佛让人能听到那马蹄声的回响。接下来的“红桥掩映山庄”,通过红桥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好在莺湖春色,笑人不暇飞觞”将全诗推向高潮。春色的美好让人陶醉,欢笑与饮酒的愉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聚会图景,令人向往。
整首词既有自然的美,又有生活的乐趣,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松乌桕:描绘色彩对比,青松象征坚韧,乌桕则为春之气息。
- 寒食来车厩:时间背景设置,暗示节日与聚会的到来。
- 满目山明仍水秀:自然景色的美好,山水相映成趣,给人一种视觉享受。
- 忍听玉骢驰骤:动静结合,传达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气息。
- 红桥掩映山庄:构建空间层次,桥、山庄相辅相成,增添了诗意。
- 酒旂摇曳林塘:酒旗飘扬,营造出欢快的气氛,表现聚会的热闹。
- 好在莺湖春色,笑人不暇飞觞:总结全诗,欢快与自然融为一体,描绘了欢乐的聚会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骢”比喻优雅的马。
- 对仗:如“青松乌桕”与“红桥掩映”,形成对称美。
- 拟人:通过“酒旂摇曳”赋予酒旗生命,增强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自然及生活乐趣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松:象征坚韧、长寿。
- 乌桕: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红桥:象征美好的归宿与温暖的情感。
- 玉骢:象征活力与优雅。
- 莺湖春色:象征春天的浪漫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松乌桕”中的“乌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树
- B. 一种花
- C. 一种动物
-
“寒食来车厩”中提到的“车厩”是干什么的?
- A. 养马的地方
- B. 住人的地方
- C. 存放粮食的地方
-
诗中的“玉骢”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马
- B. 一种酒
- C. 一种花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情感细腻,风格柔美。
- 《水调歌头》:虽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现人生哲理,展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清平乐 车厩道中》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