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17 08:38:14

凤楼人独。

飞尽罗心烛。

梦绕屏山三十六。

依约水西云北。

晓奁懒试脂铅。

一纣鸾髻微偏。

留得宿妆眉在,要教知道孤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张枢 〔宋代〕
凤楼人独。飞尽罗心烛。梦绕屏山三十六。依约水西云北。晓奁懒试脂铅。一纣鸾髻微偏。留得宿妆眉在,要教知道孤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凤楼中守着夜晚,烛光已然熄灭,心中思念无法释怀。梦中她环绕着屏山,仿佛在追寻那遥远的身影。晨曦中的她懒于梳妆,不愿再用脂粉,只是微微偏了偏发髻。留存的妆容与眉影,似乎在诉说着她的孤寂与思念。

注释:

  • 凤楼: 指高楼,通常用于形容女子所居的地方。
  • 罗心烛: 精致的蜡烛,象征着细腻的心思和照亮夜晚的情感。
  • 梦绕屏山三十六: 指梦中环绕着的美好回忆,屏山象征着美丽的环境或情景。
  • 晓奁: 指清晨的梳妆台。
  • 脂铅: 指化妆用的脂粉。
  • 纣鸾髻: 指发髻的样式,纣指的是华美的发型。
  • 孤眠: 孤独地入睡,反映内心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枢,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富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许多词人以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女子的内心世界。开头的“凤楼人独”直接揭示了她的孤独,伴随着“飞尽罗心烛”,暗示着她的思念已无所寄托,蜡烛的熄灭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也意味着对梦想的渴望与无奈。接下来的“梦绕屏山三十六”描绘了她的梦境,屏山的设定不仅增添了自然美感,也暗示了她对梦中人或事的深切怀念。

“晓奁懒试脂铅”表现了她对晨光的倦怠,反映出一种生活的无力感。此时,她已不再追求外在的美丽,似乎在内心的挣扎中选择了放弃。最后一句“留得宿妆眉在,要教知道孤眠”,则是她努力保留的情感痕迹,尽管孤独而无助,却仍希望能够被记住,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共鸣与自我意识。

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合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形成了一幅孤独而美丽的画面,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楼人独”:开篇即点明主角的孤独。
  2. “飞尽罗心烛”:蜡烛熄灭,象征着思念的无尽。
  3. “梦绕屏山三十六”:梦中回忆美好,暗示对过去的眷恋。
  4. “依约水西云北”:水与云的意象,描绘了模糊而遥远的思念。
  5. “晓奁懒试脂铅”:清晨的疲惫,映射出内心的压抑。
  6. “一纣鸾髻微偏”:轻微的偏移,象征着对生活的放纵。
  7. “留得宿妆眉在”:保留的妆容,暗示着对过往的留恋。
  8. “要教知道孤眠”:希望被理解的孤独,流露出情感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飞尽罗心烛”暗示心中思念的无尽。
  • 拟人: 通过“留得宿妆眉在”赋予妆容以情感。
  • 对仗: 句式整齐,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孤独、思念与对过往的眷恋,展现了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楼: 代表女性的栖息之地,象征着优雅与孤独。
  • 罗心烛: 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温暖。
  • 屏山: 表现了对美好回忆的向往。
  • 晓奁: 代表清晨与新生的开始,但却是倦怠的表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凤楼人独”中的“独”是什么意思? A. 独自一人
    B. 孤独的感觉
    C. 单独的选择
    D. 以上皆是

  2. “梦绕屏山三十六”中的“屏山”代表什么?
    A. 一座山
    B. 美好的回忆
    C. 屏障
    D. 以上皆是

  3. “晓奁懒试脂铅”反映了主角怎样的态度?
    A. 急于打扮
    B. 对生活的倦怠
    C. 热爱生活
    D. 期待新生活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张枢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女性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张枢着重于孤独的情感,而李清照则在孤独中融入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二者各具特色,反映出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与心理状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