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夏国新安县》

时间: 2025-01-04 07:57:06

昔年今日度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夏国新安县
作者: 耶律楚材 〔元代〕

昔年今日度松关,
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
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
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
梦中不觉到新安。

白话文翻译:

在往年的今天,我穿越了松关,
车马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十分艰难。
浩瀚的海潮翻涌,喷涌出千层白浪,
天山之风呼啸,万树林木如丹。
气候在霜降时节显得格外清爽,
月光比中秋的夜晚还要寒冷一倍。
回头看过去的三秋,宛如一场梦,
在梦中我不知不觉来到了新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关:松关是指松树所夹的山口或关隘,象征着艰难的旅途。
  • 瀚海:广阔的海洋,形容气势磅礴的海面。
  • 风吼:风声如吼,形容风势猛烈。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气温降低,霜开始出现。
  • 新安:即新安县,指出发后到达的地方。

典故解析:
“霜降”与“中秋”都是中国传统节气和节日,诗中使用它们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表达诗人与自然的深切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1190-1251),辽国皇族,后投身元朝,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受到了北方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影响,作品往往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时代背景是元朝在建立初期,国土辽阔,文化多元。诗中描绘的行旅体验,反映了诗人游历的经历以及他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松关出发,经过艰难的旅途,最终抵达新安的心路历程。诗的开头通过“昔年今日”引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怀。接着“车马崎岖行路难”,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颠簸的旅程。
接下来的“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阔与豪情。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气候的变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以梦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抒发了对旅途与人生的哲思。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今日度松关”:回忆过去的今天,自己曾经经过松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车马崎岖行路难”:形容行走的艰辛,突出旅途的不易。
  • “瀚海潮喷千浪白”:描绘浩瀚海洋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天山风吼万林丹”:天山的风声如同怒吼,表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
  • “气当霜降十分爽”:在霜降时节,气候显得格外清爽,传达出一种清新气息。
  • “月比中秋一倍寒”:强调月光的寒冷,增加了夜晚的孤寂感。
  • “回首三秋如一梦”:回想过去的时间,感叹其短暂,似一场梦。
  • “梦中不觉到新安”:在梦中,自己已悄然来到了新安,寓意着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通过对比强化了感受。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风声“吼”,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旅途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哲学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关:象征艰难的旅途。
  • 瀚海: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浩大。
  • 天山:象征险峻与威严。
  • 霜降与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关”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艰难的旅途
    C. 温暖的家

  2. “气当霜降十分爽”中的“霜降”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冬的交替

  3. 最后两句“回首三秋如一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耶律楚材的《过夏国新安县》更注重描绘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阔,而王之涣则侧重于表达登高望远的豪情。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与诗风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耶律楚材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