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丰城三尺剑,神气尚埋沈。
确论穿杨的,生机劈筈深。
天真贮便腹,浩气塞征襟。
伫看泽天下,清风冠士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剑客的英姿与气魄,虽身处丰城,却未曾展示他的锋芒。真正的剑术高手,能够准确地贯穿靶心,内心的生机与外在的表现深邃而丰富。作者对于天真无邪的气质的追求,胸中浩然正气,正如行走在宽广的征途上。诗的最后,作者伫立观望,心中感受到天地间的清风,仿佛自己也成了士林中的翘楚。
注释:
- 丰城:指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处的地方。三尺剑则象征着剑客的身手与气质。
- 穿杨:指射箭的高超技艺,寓意着精准与技艺。
- 劈筈:指剑法的深厚与技艺的高超。
- 浩气:指一种正气、豪情,常用来形容有志之士的气概。
- 泽天下:指广阔的天地,寓意着胸怀壮志。
- 士林:指有才华的人群,诗中暗示诗人对士人的认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1190-1244),原为契丹人,后归宋,后来又被元朝所重用,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耶律楚材寄给郑景贤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勉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高尚气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耶律楚材的《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其二》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展示了作者对剑客精神与士人气质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丰城三尺剑”,即使在平凡的环境中,真正的剑客依然能够保持那份内敛的神韵和气质,暗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不张扬,内心却是充实的。接着,作者通过“确论穿杨的,生机劈筈深”展现了对技艺的高度评价,暗示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内心的生机与外在的表现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而“天真贮便腹,浩气塞征襟”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天真无邪的向往,认为这种气质能够孕育出浩然正气,给人以力量。最后两句“伫看泽天下,清风冠士林”描绘了作者在广阔天地中感受到的那种清风扑面而来的惬意与自信,仿佛自己已然成为了士林中的佼佼者。整首诗在气势上既有豪放,又有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耶律楚材作为诗人的风范与气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丰城三尺剑:丰城的剑客,三尺长剑象征着其武艺和气质。
- 神气尚埋沈:内心的气质尚未显露,隐藏在深处。
- 确论穿杨的:精准的技艺,暗喻高超的剑术。
- 生机劈筈深:内心的生机与外在的表现相互交融。
- 天真贮便腹:追求天真无邪的境界,内心丰盈。
- 浩气塞征襟:怀抱浩然正气,胸怀壮志。
- 伫看泽天下:伫立于广阔的天地,心境开阔。
- 清风冠士林:感受清风,象征自己在士人中脱颖而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丰城三尺剑”,将剑比作一种气质的象征。
- 对仗:全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 象征:剑象征着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内心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鼓励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力量与高超技艺,代表一种精神追求。
- 浩气:象征着正气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气概。
- 清风:象征清新与高洁的精神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丰城”是指什么?
- A. 一个地名
- B. 一种武器
- C. 一种情感
- D. 一种景象
-
“确论穿杨”的意思是?
- A. 随意射击
- B. 精准的技艺
- C. 追求名利
- D. 隐藏实力
-
诗中“浩气塞征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自信与豪情
- C. 无奈
- D.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耶律楚材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耶律楚材则在豪放中融入了内敛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