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4:10: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热喜稍退,秋雨又成霖。
涓涓屋溜泻,汨汨街泥深。
清寒中筋骨,湿气薄衣襟。
晤言靡与同,孤坐难为心。
俯视青苔积,仰睇玄云阴。
弱质昧闻道,乃为忧所侵。
冥冥至终夕,悄悄成孤吟。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热气稍微减退,秋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
细细的雨水从屋檐流下,街道上的泥水变得很深。
在清冷的天气里,身体感到寒冷,湿气使我的衣服贴身。
与人交流的机会少,独自坐着更难以安抚内心。
低头看见青苔积累,抬头却只见阴沉的云。
身体虚弱无法领悟道理,心中忧愁不断侵扰。
在冥冥中直至黄昏,悄然无声地吟唱孤独的诗篇。
注释:
- 霖:细雨,连续不断的雨。
- 涓涓:形容细小的水流。
- 汨汨:形容水流声,或水流的样子。
- 筋骨:形容身体的力量和感受。
- 靡:无,缺少。
- 昧:昏暗,迷茫。
- 道:这里指的是道理或哲学的真谛。
- 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指黄昏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叔琰,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及政治家。他是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以其政治和军事才能著称,同时在诗词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刘基的诗风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秋怀》系列诗作反映了刘基在秋季时分对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深刻思考。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和个人苦闷后,诗人通过描绘秋雨、寒意以及孤独的心境,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刘基的《秋怀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气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诗的开篇便以“秋热喜稍退,秋雨又成霖”引出秋天的景象,展现出季节交替的细腻感受。随着秋雨的到来,诗人感受到的并不仅是天气的变化,还有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寒意。
“涓涓屋溜泻,汨汨街泥深”两句,以细腻的意象表现了雨水的细腻与街道泥泞的沉重,仿佛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清寒中身体的无奈与孤独,尤其是“晤言靡与同,孤坐难为心”一句,表现出他孤独无助的状态,抒发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低头俯视“青苔积”,抬头仰视“玄云阴”,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诗最后以“冥冥至终夕,悄悄成孤吟”收尾,表现出一种无声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沉思。
整首诗在描写秋的凉意与雨的潮湿中,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出刘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热喜稍退:秋天的热气终于稍微减退,表达了对秋天的期盼。
- 秋雨又成霖:秋雨开始连绵不断地降下,给人一种愁绪。
- 涓涓屋溜泻:雨水从屋檐细细流淌,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 汨汨街泥深:街道因雨水而变得泥泞,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 清寒中筋骨:在寒冷中,身体感到无力。
- 湿气薄衣襟:湿气让衣服紧贴身体,感到不适。
- 晤言靡与同:没有人可以倾诉,孤独感加剧。
- 孤坐难为心:独自坐着,心中难以平静。
- 俯视青苔积:低头看到地面上青苔的积累,暗示时间的流逝。
- 仰睇玄云阴:抬头看到阴沉的云,代表心情的阴郁。
- 弱质昧闻道:身体虚弱,无法领悟深刻的道理。
- 乃为忧所侵:心中忧愁不断侵袭。
- 冥冥至终夕:在朦胧中直到黄昏来临。
- 悄悄成孤吟:内心的孤独化为无声的吟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涓涓屋溜泻,汨汨街泥深”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弱质昧闻道”将身体的虚弱与道理的领悟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 意象:通过雨、青苔、云等自然意象,展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及自身的孤独与无助,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着忧愁和萧瑟的情感。
- 青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玄云:代表心境的阴郁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涓涓屋溜泻”中“涓涓”形容的是:
- A. 大雨
- B. 细雨
- C. 风
- D. 雪
-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 A. 无人与其交谈
- B. 身体不适
- C. 天气寒冷
- D. 以上都是
答案:
- C. 秋天
- B. 细雨
- D. 以上都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孤独,但更多地涉及家庭情感。
- 李白《夜泊牛津》:与《秋怀 其二》均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