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秋柳》

时间: 2025-01-06 13:25:04

无言瘦损眉痕。

怨黄昏。

博得寒蝉偎抱死生亲。

莫系马,白门下,送行人。

已自不禁憔悴况销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见欢 秋柳
作者: 廖仲恺

无言瘦损眉痕。怨黄昏。
博得寒蝉偎抱死生亲。
莫系马,白门下,送行人。
已自不禁憔悴况销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在黄昏时分的离别情景。无言的我,眉头因思念而消瘦,怨恨着黄昏的来临。那寒蝉似乎也依偎在我身旁,感同身受我的生死离别。请不要在白门下系马,送走行人。我已经无法抑制内心的憔悴,更何况是那销魂的痛苦。

注释

  • 无言:没有言语,表达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 瘦损:瘦弱,损失的意思,形容因思念而消瘦的样子。
  • :怨恨,表达对黄昏的无奈与不满。
  • 寒蝉:秋天的蝉,象征孤独与凄凉。
  • 偎抱:依偎、拥抱,表现情感的亲密。
  • 白门:指代送别的地方,象征离别的场景。
  • 憔悴:形容因忧愁而显得疲惫不堪。
  • 销魂:形容痛苦到极点,心神俱失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寒蝉”与“黄昏”都是常见的文学意象,常用来象征孤独、离别。寒蝉在古诗中常常用以表达哀伤情绪,黄昏则是万物归于沉寂的时刻,具有强烈的悲凉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仲恺,现代诗人,活跃于20世纪,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而受到喜爱。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人情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动与离别的历史时期,诗人借助自然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相见欢 秋柳》以黄昏为背景,情感的流动与自然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无言瘦损眉痕”的描绘,展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黄昏的来临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思念的沉重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寒蝉的低鸣似乎在诉说着生死离别的无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莫系马,白门下,送行人”,这一句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似乎在劝告自己要放下这段感情,但内心的憔悴与销魂却让人难以自已。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言瘦损眉痕:无言中显露出思念的苦楚,眉头因思念而消瘦。
    • 怨黄昏:对黄昏的怨恨,象征着离别的来临。
    • 博得寒蝉偎抱死生亲:寒蝉的陪伴,象征着对生死的感慨。
    • 莫系马,白门下,送行人:劝自己不要在白门下送走离去的人,暗示内心的不舍。
    • 已自不禁憔悴况销魂:内心的痛苦已经无法抑制,憔悴和销魂的状态更加显现。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寒蝉”象征孤独)、拟人(如“寒蝉偎抱”)等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细腻,充满了对生活不易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到来。
  • 寒蝉:代表孤独与凄凉。
  • 白门:象征送别的地方,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言瘦损眉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2. “怨黄昏”中的“黄昏”象征什么? A. 结束
    B. 开始
    C. 快乐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表达离别的痛苦
    C. 描绘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
  • 顾城的《一代人》:现代诗中对孤独与离别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廖仲恺的《相见欢 秋柳》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但前者更多是对黄昏的怨恨,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怀念。两首诗在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歌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