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时间: 2024-09-19 21:45:31

根移地因偏,花老色未改。

意苏瘴雾馀,气压初寒外。

婆娑靖节窗,髣髴灵均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根移地因偏,花老色未改。
意苏瘴雾馀,气压初寒外。
婆娑靖节窗,髣髴灵均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的生长和季节的变化。兰花的根因地势偏移而生长,虽然花朵已经老了,但颜色依旧没有改变。诗人感受到瘴气的余威还未散去,外面的寒气也刚刚开始袭来。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摇曳的兰花,仿佛在佩戴灵均的佩饰。

注释:

  • 根移地因偏:根部因地势的偏移而生长。
  • 花老色未改:虽然花朵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颜色依旧如昔。
  • 意苏瘴雾馀:心情逐渐好转,瘴气的余韵尚存。
  • 气压初寒外:寒气刚刚开始外袭。
  • 婆娑:形容兰花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靖节窗:窗外的景色宁静,带有雅致的气息。
  • 髣髴:似乎,仿佛的意思。
  • 灵均佩:灵均指的是古代名士,佩饰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主题多样,风格清新婉约,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蕴含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兰》作于王维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兰花为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高洁,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王维的《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通过兰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全诗采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兰花在变化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的高洁与宁静。诗的开头“根移地因偏”揭示出兰花生长的艰难,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求生存的韧性;而“花老色未改”则体现出兰花的坚韧不拔,象征着一种持久的美丽与品格。接下来的两句“意苏瘴雾馀,气压初寒外”反映出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困扰后,逐渐感受到内心的平静。然而,外界的寒气仍然存在,意味着生活的艰辛依然伴随。最后两句“婆娑靖节窗,髣髴灵均佩”不仅描绘了兰花摇曳的姿态,也暗喻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厚,展现了王维特有的诗歌风格,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根移地因偏:强调自然环境对生长的影响,暗示了生存的不易。
  2. 花老色未改:尽管经历岁月,兰花的色彩依然鲜艳,象征着持久的美。
  3. 意苏瘴雾馀:表达了心境的变化,瘴气的余威象征着生活的困扰。
  4. 气压初寒外:外界的寒气暗示着时节的变化和生活的挑战。
  5. 婆娑靖节窗:描绘兰花在风中摇曳,传达出宁静的美感。
  6. 髣髴灵均佩:将兰花与高洁的品质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的美丽比作人品的高洁。
  • 拟人:兰花的摇曳被赋予了生命力,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王维对兰花的喜爱,通过兰花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人生的坚韧和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着高洁、纯粹。
  • 寒气: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
  • 瘴雾:代表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维的《兰》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落叶
    B. 兰花的生长
    C. 雪山的风景

  2. “意苏瘴雾馀”中的“瘴雾”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生活中的困扰
    C. 清新的空气

  3. “婆娑靖节窗”中“婆娑”形容什么? A. 兰花的摇曳
    B. 风的呼啸
    C. 雨的滴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鹿柴》:王维的另一首山水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山居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王维的《兰》都描绘了自然景致,但杜甫更多关注战争带来的忧虑,而王维则专注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参考资料:

  • 《王维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