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作者: 刘蘅
烛泪流。眼泪流。身似萍根水面浮。
劳生易白头。夜悠悠。梦悠悠。
数尽残更总是愁。百花开近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蜡烛泪水流淌,眼泪也在流淌。我的身影就像浮萍一样在水面漂浮。
忙碌的生活容易让人白头苍苍。夜晚漫长,梦境也悠长。
数尽了夜里的更替,最终得到的只有无尽的愁苦。百花在楼下盛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烛泪:指烛光滴落的蜡泪,象征着孤独与伤感。
- 萍根:浮萍的根,借以比喻漂泊不定的状态。
- 劳生:指辛劳的生活。
- 白头:指年老或白发。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心情沉重。
- 残更:指夜里的更替(时辰),已过的时光。
典故解析:
本诗中“身似萍根水面浮”这一句,浮萍是指一种生活在水面上的植物,象征着无根无依的漂泊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蘅,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生活困境。其诗风格往往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长相思》创作于诗人对人生无常、孤独感的深刻体会之时,反映了其对人生苦短、爱情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相思》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的诗歌,诗人在短小的篇幅中展现了对人生无常与孤独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以“烛泪流”和“眼泪流”交替,形成一种情感的共鸣,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无奈。接着以“身似萍根水面浮”引入了漂泊的意象,浮萍在水面上漂浮,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无所依托和对未来的迷茫。
“劳生易白头”一句则明确指出了生活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夜的漫长与梦的悠长构成了诗中一种无尽的愁苦,正如同残更的数尽,最终得到的只有无奈与忧伤。
最后一句“百花开近楼”则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生机,但也暗示着即使有美好的事物存在,诗人的内心依然被愁苦所笼罩。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人对诗人的处境产生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烛泪流”:蜡烛滴落的泪水,象征着孤独和伤感。
- “眼泪流”: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 “身似萍根水面浮”:比喻诗人如同浮萍般无根而漂浮,象征孤独与漂泊。
- “劳生易白头”:生活的艰辛容易让人早生白发,感叹人生苦短。
- “夜悠悠”:夜晚漫长,暗示时间的沉重。
- “梦悠悠”:梦境也漫长,内心的忧伤在梦中延续。
- “数尽残更总是愁”:数尽夜里的更替,最终得到的只有愁苦。
- “百花开近楼”:虽然有美丽的花朵在盛开,但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诗中多使用象征和比喻,如“烛泪”、“萍根”等,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对比手法也贯穿始终,特别是在最后一句中,将美好的花与内心的愁苦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愁苦和无奈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爱情的脆弱,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泪:象征孤独与伤感。
- 萍根: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白头: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百花:代表美好与希望,但与愁苦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烛泪流”中“烛泪”所象征的是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
诗中“夜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轻松 C. 沉重 -
“身似萍根水面浮”中的“萍根”比喻了什么?
A. 根深蒂固 B. 漂泊不定 C. 坚定不移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南水”,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 李清照的《如梦令》,其情感表达也与《长相思》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比较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但《长相思》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无奈,而《静夜思》则更有豪放的情怀。
-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刘蘅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名篇解析》
- 《刘蘅诗集》
以上内容为《长相思》的全面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该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