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桃源涧观泉》

时间: 2024-09-19 22:01:18

虹敛空山后,龙萦曲涧吟。

响随风树远,气接海涛深。

一片烟霞地,百年泉石心。

空林归客散,幽径落寒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虹敛空山后,龙萦曲涧吟。
响随风树远,气接海涛深。
一片烟霞地,百年泉石心。
空林归客散,幽径落寒砧。

白话文翻译:

虹彩在空山之上收敛,龙形在曲折的山涧中吟唱。
声音随着风飘散到远处的树木,气息与深海的涛声相连。
这里是一片烟霞缭绕的地方,百年的泉水和岩石镌刻着心灵。
空荡的树林中,归来的旅客已然散去,幽静的小径上落下了寒冷的砧声。

注释:

  • 虹敛:指虹彩收敛,意为雨后彩虹消失。
  • 龙萦:形容山涧的曲折像龙一样蜿蜒。
  • 响随风树远:声音随着风飘向远处的树木。
  • 气接海涛深:气息与深海的涛声相互交融。
  • 烟霞:形容雾气和霞光,点缀出一种迷蒙的美感。
  • 百年泉石心:泉水和岩石在岁月中形成的深刻印记。
  • 空林归客散:归来的旅客在空荡的树林中散去。
  • 幽径落寒砧:在幽静的小径上,落下了寒冷的砧声,暗示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瓒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雨后清新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雨后桃源涧观泉》是陈瓒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后桃源般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雨后彩虹隐去,山涧如龙般蜿蜒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声音随着风飘散,仿佛自然界的声音在与远方的树木对话,海涛的气息则渗透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中间两句描绘了这一片烟霞弥漫的土地,百年泉石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表现出自然的恒久与人类的短暂。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思索,空林中归来的旅客已然散去,幽静的小径上传来寒砧声,暗示了诗人对孤独和宁静的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文,情感上融合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虹敛空山后:雨后,彩虹消失在空旷的山后,表现出一种清新平静的氛围。
  2. 龙萦曲涧吟:蜿蜒的山涧好似龙在吟唱,展现出自然的生动和灵气。
  3. 响随风树远:声音随着风飘向远处的树木,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4. 气接海涛深:这里的气息与海涛的声音相互交融,营造出深邃的意境。
  5. 一片烟霞地:描绘出如梦似幻的环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6. 百年泉石心:泉水和岩石见证了百年的沧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7. 空林归客散:归来的旅客已然散去,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8. 幽径落寒砧:小径上传来寒砧声,暗示了孤寂和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涧比作龙,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拟人:声音与树木的互动,让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响随风树远,气接海涛深”,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希望。
  • :代表力量与灵动。
  • :象征生命与清新。
  • 烟霞:象征幻影与梦境。
  • 寒砧:暗示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陈瓒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响随风树远”中的“响”指什么?

    • A) 风声
    • B) 水声
    • C) 声音
    • D) 人声
  3. 诗中的“空林归客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忧伤
    • D) 惊讶

答案

  1. B) 陈瓒
  2. C) 声音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写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春夜喜雨》:强调雨后自然的生机,与《雨后桃源涧观泉》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的美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