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 村居遣兴》
时间: 2025-01-17 09:16: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黑漆弩 村居遣兴
作者:刘敏中
长巾阔领深村住,
不识我唤作伧父。
掩白沙翠竹柴门,
听彻秋来夜雨。
闲将得失思量,
往事水流东去。
便宜教画却凌烟,
甚是功名了处。
吾庐却近江鸥住,
更几个好事农父。
对青山枕上诗成,
一阵沙头风雨。
酒旗只隔横塘,
自过小桥沽去。
尽疏狂不怕人嫌,
是我生平喜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穿长巾阔领衣服的人,住在偏远的村庄里,周围的人不认识他,称他为“伧父”。他关上白沙和翠竹围成的柴门,静静地听着秋天的夜雨。诗人闲暇时思考得失,往事如水般流逝。于是,他决定画出那些模糊的记忆,感叹功名似乎无处可寻。自己的茅屋靠近江边,那里有几位热心的农民。面对此情此景,他在青山边枕着诗句来完成创作,感受到一阵阵沙头的风雨。酒旗在横塘那头,只需过小桥就能买酒。他尽情放纵,不怕被人指责,这正是他所向往的生活。
注释
- 长巾阔领:长巾和宽领的衣服,古代士人的服装。
- 伧父:农民或乡下人,表明身份的卑微。
- 掩:关上。
- 白沙翠竹:描绘村庄的自然环境。
- 得失:指人生命中的得与失。
- 凌烟:指轻盈的云烟,这里象征着功名。
- 吾庐:我的家。
- 江鸥:指在江边生活的海鸥,象征乡村的宁静生活。
- 酒旗:酒馆的标志,表示喝酒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敏中,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而受到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述村居生活,表达对宁静田园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村庄生活的深切感受与思考。开头两句话描绘了诗人身处偏僻乡村的孤独感,长巾阔领的服装使他显得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竟被称为伧父,显示出一种被边缘化的现象。接着,诗人通过对夜雨的聆听,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反思。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的意象,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与无奈,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在对功名的描摹中,诗人表现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漠,认为这些都不重要,甚至质疑其存在的意义。反而,他更喜欢与江鸥为伴,享受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粹。最后几句,诗人尽情放纵,无畏他人的指责,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巾阔领深村住:介绍诗人的形象及其生活环境,显示其与村民的距离。
- 不识我唤作伧父:表达了诗人与村民之间的隔阂。
- 掩白沙翠竹柴门: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听彻秋来夜雨:通过听雨,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孤寂。
- 闲将得失思量:反映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挣扎。
- 往事水流东去:往事如水,流逝不再,增添了些许惆怅。
- 便宜教画却凌烟:用画笔描绘模糊的记忆,象征对功名的追求。
- 甚是功名了处:对功名的质疑,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 吾庐却近江鸥住:强调诗人对自然、乡村生活的向往。
- 更几个好事农父:描绘了诗人对农民的亲切感。
- 对青山枕上诗成:在自然中获得灵感与创作的乐趣。
- 一阵沙头风雨:自然的变幻,象征生活的无常。
- 酒旗只隔横塘,自过小桥沽去: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尽疏狂不怕人嫌:展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流水,表现时间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的节奏感强,句式对称,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功名的淡漠,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巾阔领:象征古代知识分子的气质。
- 白沙翠竹:描绘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江鸥:象征自由与宁静,体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酒旗:象征生活的随性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A. 城市
B. 深村
C. 海边
D. 山顶 -
诗中提到的“伧父”指的是什么? A. 学者
B. 农民
C. 商人
D. 官员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
B. 无所谓
C. 追求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意象的描绘,而刘敏中的诗则在描写生活中更显人情味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敏中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黑漆弩 村居遣兴》这首诗的深层意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