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灵操》

时间: 2025-01-04 10:45:52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

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意思解释

湘灵操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湘之水兮九支,
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
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
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
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
湘之湘兮成水,
湘之石兮成斑。

白话文翻译:

湘水分为九支,湘山有九疑。
皇帝一去不知何时归,
我攀着龙的胡须去追逐龙的飞翔。
生死与共,同在一个宫殿,同入同一个坟墓,
我呼唤皇帝的衣服,又回到皇帝的车辙。
九疑的水,九疑的山,
九疑的车辙痕迹在其间。
我盼望飞龙归来。
湘水成了水,湘石则成了斑点。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支:指湘水的支流,象征着复杂和多样。
  • 九疑:指湘山的神秘和险峻。
  • 攀龙髯: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
  • 招皇衣:意为呼唤皇帝的衣服,表达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典故解析:
该诗提及的“龙”象征着皇权和尊贵,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权力与尊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湘灵操》创作于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湘水湘山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湘灵操》通过对湘水、湘山的描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以对仗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湘水的流淌与湘山的险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观。紧接着,诗人以“皇一去兮何时归”引入对理想与权力的渴望,展现了对过去荣耀的追忆与对未来归来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诗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湘之水兮九支:描绘湘水的多支流,象征复杂的生活与命运。
  • 湘之山兮九疑:湘山神秘而险峻,暗示人生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 皇一去兮何时归:表达对理想、权力失去后的惆怅与无奈。
  • 攀龙髯兮逐龙飞:追求理想与高尚的志向,表现了诗人不懈的追求精神。
  • 生同宫,死同穴:体现生死相依的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关系。
  • 招皇衣兮复皇辙:对权力的渴求与向往,抒发了对过去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水、湘山比作人生的旅途与挑战。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幻。
  • 湘山:代表人生的挑战与艰难。
  • :象征权力、理想与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湘灵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维桢
    C) 杜甫

  2. “湘之水兮九支”中的“九支”指的是什么?
    A) 九条河流
    B) 九个朋友
    C) 九个国家

  3.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权力与尊贵
    C) 自由

答案:

  1. B) 杨维桢
  2. A) 九条河流
  3. B) 权力与尊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对比杨维桢的《湘灵操》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思考,但《离骚》更侧重于个人的遭遇与情感,而《湘灵操》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维桢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