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黄河颂倚声广洋》
时间: 2025-01-04 09:5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亹亹昆仑,漭漭阳陵,大壑在东。更汤汤骇浪,南迷楚望,滔滔德水,北浸尧封。沉璧无灵,负薪莫救,千里崩腾宇舍空。思往事,恁黄流泛滥,天汉疑通。谁期再凿鸿蒙。迈禹步辛勤正八风。喜三门高锁,碧波清晏,二川分导,积石从容。九里滋膏,六亲惠泽,无复流离道路中。吟望处,正天街箫鼓,喁唱声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昆仑山巍峨,阳陵广阔,东边有大壑;更有波涛汹涌的河流,南方的楚地被迷雾笼罩,北方的尧封被黄河浸润。沉沉的璧玉失去了灵气,挑起柴薪的人无法救助,千里之地崩腾不已,天空的房屋也空荡荡的。追忆往事,黄河的水流泛滥,似乎与天汉相通。谁能想到重新开凿鸿蒙之路?迈着禹的步伐辛勤劳作,正迎着八方的风。高锁的三门,碧波荡漾,二川分流,积石安详。九里之地滋润丰饶,亲人们享受着恩泽,不再有流离失所的道路。吟唱眺望之处,正是天街上箫鼓齐鸣,欢声笑语相汇成一片。
注释
- 亹亹:形容声势浩大的样子。
- 昆仑:指中国的名山,象征着高大和雄伟。
- 漭漭:形容广阔无垠的样子。
- 汤汤:形容水流的声势,大而急。
- 崩腾:形容水势翻腾、气势磅礴。
- 黄流:指黄河的水流。
- 鸿蒙:指宇宙未开之时,象征混沌与无垠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喻蘅,近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以其激昂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期,作者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观的描绘,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展现了民族的精神气概和历史的沉淀。
诗歌鉴赏
《沁园春·黄河颂倚声广洋》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壮丽景象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以昆仑山和黄河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开篇的“亹亹昆仑,漭漭阳陵”,将读者引入一个辽阔的天地,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
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与文化,如“沉璧无灵”、“千里崩腾”,这些意象不仅强调了黄河的雄伟,也使诗歌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作者通过“思往事”,表达了对历史洪流的感慨,似乎在探寻黄河与中华民族命运的关联。
在表达对未来的期盼时,诗中提到“迈禹步辛勤正八风”,体现了对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决心。诗的最后,吟唱声同的景象,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和谐的社会氛围。
整首诗将自然、历史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亹亹昆仑,漭漭阳陵”:描绘了昆仑山的巍峨和阳陵的广阔,设定了壮阔的背景。
- “更汤汤骇浪,南迷楚望”:进一步描绘黄河的波涛与南方的迷雾,展示了自然的变化。
- “沉璧无灵,负薪莫救”:用比喻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奈,沉重的历史负担使人无力救助。
- “思往事,恁黄流泛滥,天汉疑通”:追忆历史,黄河的泛滥与天汉的连接,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
- “喜三门高锁,碧波清晏”: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宁静与美好,象征着和平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河比作历史的流动,展现其重要性。
- 对仗:如“九里滋膏,六亲惠泽”,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黄河的崇敬与热爱,反映了历史的深邃与民族的坚韧,同时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伟岸与庄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 黄河:代表中华文明的摇篮,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 碧波清晏: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 A. 细腻
- B. 雄伟
- C. 温柔
-
诗里哪个意象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摇篮?
- A. 昆仑
- B. 黄河
- C. 三门
-
“迈禹步辛勤正八风”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 A. 消极
- B. 期待
- C. 疑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喻蘅的《黄河颂》,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前者偏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民族精神与历史传承。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