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十九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0:42:52

草木何摇撼,工商已破家。

饶州沈白器,勾漏伏丹砂。

吴下难移粟,江西不运茶。

朝廷政宽大,应笑井中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木何摇撼,工商已破家。
饶州沈白器,勾漏伏丹砂。
吴下难移粟,江西不运茶。
朝廷政宽大,应笑井中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草木在风中摇晃,然而工商却已经破坏了家园。饶州的白器已沉没,勾漏的丹砂也难以清理。吴下的稻谷难以转移,江西的茶叶也无法运输。朝廷的政策宽松明朗,真应该让井底的青蛙来笑笑。

注释:

  • 摇撼:摇晃,震动。
  • 工商:指商业和手工业。
  • 破家:家庭被破坏、破产。
  • 沈白器:指饶州地方的白瓷器,形容损失严重。
  • 勾漏:指漏斗,可能是指“漏”的意思,即难以捞起。
  • 丹砂:一种矿物,古代炼丹用的材料。
  • 吴下:指江南地区,古时吴国的地盘。
  • 朝廷政宽大:朝廷的政策宽容。
  • 井中蛙:比喻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的天空,形容见识狭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绘画技能闻名,代表了元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往往融合了豪放与细腻,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经济衰退和社会变革使得人们的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状的对比,表达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社会政策的反思。

诗歌鉴赏:

王冕的《漫兴十九首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草木摇曳的自然景象与工商破家的人生困境,对比鲜明,情感深刻。诗的开头“草木何摇撼”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但接下来的句子却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诗人在描绘饶州沈白器、勾漏伏丹砂时,运用了具体的物象,使得情感更加具体化。

“朝廷政宽大,应笑井中蛙”一句则引发更深的思考。诗人用“井中蛙”这一形象比喻那些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人,讽刺了那些沉溺于狭小环境不能自拔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对朝廷宽松的政策提出了疑问,是否能真正改善民生。这种隐晦的批评不仅展现了王冕对社会的关切,也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望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木何摇撼:描写自然界的安宁,暗示与后文的对比。
  2. 工商已破家:揭示社会现状,经济困境使家庭破裂。
  3. 饶州沈白器:饶州的美好事物已没落,象征社会的衰败。
  4. 勾漏伏丹砂:勾漏使人无法清理,隐喻社会问题难以解决。
  5. 吴下难移粟:指吴地的粮食运输困难,反映经济困境。
  6. 江西不运茶:江西的茶叶无法运送,进一步加深困窘感。
  7. 朝廷政宽大:提出朝廷政策的宽松,但效果堪忧。
  8. 应笑井中蛙:讽刺那些视野狭窄的人,呼应政治与社会的盲目。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立,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比如,井中蛙的比喻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批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政策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沈白器:象征美好的事物的失落。
  • 丹砂:象征人们追求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井中蛙:象征狭隘的视野与无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工商已破家”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家庭团圆
    B. 经济困境
    C. 商业繁荣
    D. 农业兴旺

  2. “井中蛙”比喻了什么? A. 忍耐的人
    B. 目光短浅的人
    C. 生活贫困的人
    D. 学识渊博的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冕与陆游在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上有相似之处,陆游在《秋夜将晓》中同样描绘了国家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二者在诗风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