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9:40:27

闻鸡何用舞,对酒且高歌。

湖海情如故,风霜老奈何。

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

玩世能成癖,纷纷事已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书二首 其二
王冕

闻鸡何用舞,对酒且高歌。
湖海情如故,风霜老奈何。
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
玩世能成癖,纷纷事已讹。

白话文翻译:

听到鸡鸣,何必舞动?不如对着酒杯高歌一曲。湖海的情谊依旧如昔,但岁月的风霜又能奈何?知己相交的人实在少,梦中却有许多美好的山水。玩世的态度容易成癖,世间的纷扰已经变得虚假。

注释:

  • 闻鸡:指听到鸡叫,这是古代人早起的标志。
  • 何用舞:何必去跳舞,表示一种闲适的态度。
  • 湖海情如故:对湖海的情感依然如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不变的情感。
  • 风霜老奈何:即使岁月如风霜,时间带来的衰老又能奈何?
  • 相交知己少: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很少。
  • 入梦好山多:梦中有许多美好的山水。
  • 玩世能成癖:对世事的玩味可能会形成一种习惯。
  • 纷纷事已讹:纷繁复杂的事情已经变得不真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字季凌,号冷泉居士,晚号白云山人。王冕以画和诗闻名,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清新淡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王冕身处一个历史变革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偶书二首 其二》展现了王冕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的“闻鸡何用舞”,表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不拘泥于外界的喧嚣,而选择在酒中高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湖海情如故”,则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安详。诗中提到“风霜老奈何”,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岁月的无情与人之常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一种无奈又豁达的态度。最后,诗人指出知己难得,友谊的珍贵让人感到欣慰,但对于世事的复杂与虚假,诗人则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洒脱与淡然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鸡何用舞:听到鸡叫,何必去跳舞?表达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态。
  2. 对酒且高歌:面对美酒,何不高歌一曲,表现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
  3. 湖海情如故:对湖海的情感依旧,不变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4. 风霜老奈何:岁月的风霜能如何?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相交知己少:真正的知己少之又少,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稀缺与珍贵。
  6. 入梦好山多:在梦中,有许多美好的山水,显示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7. 玩世能成癖:对世事的玩味可能会形成习惯,探讨了人生态度的选择。
  8. 纷纷事已讹:世间的纷扰已经变得虚假,表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闻鸡”与“对酒”,“风霜”与“湖海”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用“湖海”“山水”来象征心境,展现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反问:用“奈何”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朋友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世事的冷眼。这种洒脱的态度和深思熟虑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哲学的思辨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早晨与新生,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开始。
  • :象征欢愉与放松,表达对生活的享受。
  • 湖海:象征广阔的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 风霜:象征岁月的无情,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山水:象征理想与梦境,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闻鸡何用舞”,表示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外界的喧嚣不屑
    • C. 对鸡鸣的喜爱
    • D. 对舞蹈的热爱
  2. 诗中提到“知己”是指什么?

    • A. 朋友
    • B. 家人
    • C. 书籍
    • D. 自己
  3. “风霜老奈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友谊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好
    • D. 社会的纷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豪放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王冕与李白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王冕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逍遥。王冕的诗更具思辨性,李白的诗则更具情感张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包含王冕及其他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为深入了解古诗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