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时间: 2025-01-01 15:20:11

残日凄风岸,登临感物华。

早禾千顷雪,秋树半村霞。

酩酊携壶牧,风流落帽嘉。

古人那可作,一笑对黄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日凄风岸,登临感物华。
早禾千顷雪,秋树半村霞。
酩酊携壶牧,风流落帽嘉。
古人那可作,一笑对黄花。

白话文翻译:

在凄冷的风中,夕阳西下,站在岸边感慨万千。
丰收的稻田如同白雪覆盖,秋天的树木映衬着村庄的霞光。
醉意朦胧中,携着酒壶悠然自得,风流潇洒,帽子也随风飘落。
古人又能做什么?我只对着黄花一笑而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日:残余的太阳,指的是傍晚时分。
  • 凄风:凄凉的风,带着寒意。
  • 登临:登高望远。
  • 物华:事物的美好,感受自然的景色。
  • 早禾:早熟的稻谷。
  • 千顷雪:形容稻田丰盈,白色如雪。
  • 半村霞:村庄的一半被霞光照亮。
  • 酩酊:醉酒的样子。
  • 携壶牧:携带酒壶,游览田野。
  • 风流:潇洒、飘逸的风度。
  • 落帽嘉:帽子随风飘落,形象洒脱。
  • 古人:古代的诗人或智者。
  • 黄花:指菊花,象征着重阳节。

典故解析:
“九日”即重阳节,古时人们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赏菊、饮酒,庆祝秋天的到来。诗中提及的黄花即为菊花,象征着长寿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文晦(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在登高时的感受,寄托了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日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残日凄风岸,登临感物华”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美丽的氛围,夕阳西下,凄风萧瑟,正是重阳节的典型气息。接下来的“早禾千顷雪,秋树半村霞”则通过浓烈的色彩对比,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秋天的宁静,给人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酩酊携壶牧,风流落帽嘉”写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情。在这醉意中,他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古人那可作,一笑对黄花”传达出一种豁达的心态,似乎在说古人的智慧固然可敬,但在当下的这一刻,自己更愿意享受眼前的生活。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既有对古人的向往,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日凄风岸”:描绘了黄昏时分,夕阳残照与凄凉的风,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
  • “登临感物华”:站在高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与赞美。
  • “早禾千顷雪”:形象地描绘稻田丰盈的样子,如同白雪一般,展示出丰收的喜悦。
  • “秋树半村霞”:秋天的树木与霞光映衬,表现出秋日的宁静与美丽。
  • “酩酊携壶牧”:表现诗人的洒脱,醉酒游玩,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风流落帽嘉”:帽子随风飘落,展现出一种潇洒的风度。
  • “古人那可作”:对古人的智慧表示敬仰,却也不愿过于拘泥。
  • “一笑对黄花”:对菊花的欢笑,表现出对生活的轻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丰收的稻田比作雪,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热爱和洒脱态度,体现了“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凄风:代表孤独、哀伤的情绪。
  • 早禾:象征丰收与希望。
  • 秋树:秋天的意象,代表成熟、宁静。
  • 黄花:象征长寿与高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日凄风岸”中的“岸”指的是什么?
    A. 河岸
    B. 海岸
    C. 山岸
    D. 湖岸

  2. “早禾千顷雪”中的“雪”比喻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稻田的丰盈
    C. 纯洁的心灵
    D.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哪种花?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D. 梅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兄弟情深与思乡之情,与曹文晦的洒脱风格形成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则强调孤独与自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