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将军》

时间: 2025-01-01 14:59:44

崆峒一剑倚秋阴,谁识将军百战心。

老去功名余白发,闲来歌舞散黄金。

呼鹰大泽风竿劲,射虎南山雪羽深。

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垅头吟。

意思解释

送赵将军

作者: 练高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崆峒一剑倚秋阴,
谁识将军百战心。
老去功名余白发,
闲来歌舞散黄金。
呼鹰大泽风竿劲,
射虎南山雪羽深。
敲缺唾壶银烛短,
时人不解垅头吟。

白话文翻译:

在崆峒山上,剑身倚靠着秋天的阴影,
谁能理解将军那百战之后的心情?
年老时,功名只剩下白发,
闲来无事,歌舞中散尽黄金。
呼唤鹰隼在大泽上,风势如箭般猛烈,
在南山射猎,雪白的羽毛飞得很深。
敲打着唾壶,银烛已经短小,
而世人却不理解我在田垄间的吟唱。

注释:

  • 崆峒: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是道教圣地。
  • 百战心:形容将军经历了许多战斗,对战争的感受和思考。
  • 功名:指的是功绩和名声。
  • 散黄金:形容挥霍财富,享受生活。
  • 呼鹰:指用声音召唤猎鹰,表示狩猎的活动。
  • 射虎:猎捕老虎,象征勇猛。
  • 银烛短:形容烛光短暂,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 垅头吟:指在田垄边吟唱,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练高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古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老将军赵将军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将军的敬意及对其一生经历的思考,反映出对功名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赵将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古诗,诗人在送别赵将军时,通过描绘将军的经历和心境,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对时光荏苒的感慨。开篇以“崆峒一剑倚秋阴”引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秋日气氛,暗示将军的孤独与英雄气概。

“谁识将军百战心”一句,深刻揭示了将军内心的苦涩与无奈,尽管他经历了百战,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情呢?接着,诗人以“老去功名余白发”感慨人生的无常,功名富贵终究难以抵挡岁月的流逝。即便身处繁华之中,最终也只剩下白发与空虚。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呼鹰大泽风竿劲,射虎南山雪羽深”展现了将军的勇猛与豪情,鹰隼与老虎的意象象征着将军的威武与战斗精神。最后两句则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敲缺唾壶银烛短”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而“时人不解垅头吟”则表达了孤独与被世人忽视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将军的英雄气概,更深刻反映了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崆峒一剑倚秋阴:将军倚剑而立,背景是秋季的阴影,象征孤独与思索。
  2. 谁识将军百战心:疑问句,传达将军的孤独与苦闷。
  3. 老去功名余白发:年老时,功名已然成空,只剩白发,反映人生的无奈。
  4. 闲来歌舞散黄金:即使有财富,最终也会随时间流逝而消散。
  5. 呼鹰大泽风竿劲:将军召唤猎鹰,展现其勇猛与豪情。
  6. 射虎南山雪羽深:在猎捕老虎的过程中,显示出将军的英勇与果敢。
  7. 敲缺唾壶银烛短:寓意人生短暂,烛光如同生命,转瞬即逝。
  8. 时人不解垅头吟:在田间吟唱,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银烛短”比喻人生短暂。
  • 对仗:如“呼鹰大泽”与“射虎南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注入自然景物,使诗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将军的英雄情怀与对人生的反思展开,揭示了功名与时光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茫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气与战斗精神。
  • 秋阴:暗示孤独与生命的流逝。
  • 白发:代表老去与失落。
  • 鹰与虎:象征力量与勇敢。
  • 银烛: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崆峒”是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处山名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2. 诗中“老去功名余白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C. 对年轻的怀念
    D. 对财富的追求

  3. 诗的最后一句“时人不解垅头吟”意指什么? A. 诗人对世人的失望
    B.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诗人对歌舞的热爱
    D. 诗人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汪伦》 李白
  • 《夜泊牛渚怀李白》 李白

诗词对比:
《送赵将军》与《赠汪伦》都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但《送赵将军》更侧重于对英雄生涯的思考,而《赠汪伦》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感激。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和友情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