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日登高白玉杯,红楼人散独盘桓。
一钩冷露县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
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白话文翻译:
整天在高处举着白玉杯,红楼里的人散去我独自徘徊。
一弯冷露挂在珠帘上,满脸西风倚着玉栏杆。
回去的时候最好沉醉于酒中,小院的新池子里月光初寒。
注释:
- 尽日:整天,指时间的长久。
- 登高:登高望远,通常指登上高处。
- 白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象征着高贵和雅致。
- 红楼:华丽的楼阁,通常指宴会或聚会之地。
- 盘桓:徘徊,停留不去。
- 钩冷露:一弯冷露,形容秋天的清晨,露水很冷。
- 珠箔:用珍珠装饰的帘子,象征奢华。
- 西风:秋风,带来寒意。
- 玉阑:用玉石做的栏杆,象征高贵。
- 沉醉:沉浸在酒中,形容陶醉的状态。
- 新池:新建的池塘,象征宁静与美好。
- 月乍寒:初秋的月光带着寒意。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西风”与“冷露”常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冯延巳,唐代词人,字某,号某,生于盛唐,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词风清丽婉约而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孤寂生活的感慨和对酒的寄情,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抛球乐·尽日登高白玉杯》是一首描绘秋日孤独心境的词作。诗中通过高处的白玉杯、红楼的散去、冷露的珠箔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整首词流露出浓厚的秋意,西风的寒意和月光的初寒更是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愈加深刻。
在首句中,诗人尽日登高,白玉杯不仅是酒的象征,更传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与精神追求。红楼人散,意味着繁华已逝,孤独显现,诗人独自留在此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一钩冷露”和“满面西风”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最后两句,诗人希望在归去的途中沉醉,宁静的小院与新池的月光给他带来一丝安慰,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日登高白玉杯:整天在高处举着白玉杯,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红楼人散独盘桓:人群散去,诗人独自徘徊,反映孤独的心情。
- 一钩冷露县珠箔:清晨的冷露挂在珠帘上,描绘秋天的宁静与寒冷。
- 满面西风凭玉阑:西风拂面,诗人倚在玉栏杆上,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 归去须沉醉:归去时最好沉醉于酒中,表现对生活的态度。
- 小院新池月乍寒:新池中月光初寒,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尽日”与“归去”,形成了时间的对比。
- 比喻:白玉杯作为高洁的象征,反映了诗人的志向。
- 拟人:西风与月光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白玉杯:象征高雅与纯净,显示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红楼:代表繁华与热闹,衬托出诗人的孤独。
- 冷露:象征秋天的清新与冷酷,反映自然的变化。
- 西风:带来寒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玉阑:象征高贵,展示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尽日登高白玉杯”中的“白玉杯”象征什么? A. 酒的高贵
B. 诗人的孤独
C. 秋天的寒意
D. 红楼的繁华 -
“红楼人散独盘桓”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D. 愤怒 -
“归去须沉醉”中的“沉醉”指的是什么状态? A. 醉酒
B. 沉思
C. 快乐
D. 忧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抛球乐》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冯延巳更多地通过秋天的景象来渲染孤寂,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吟咏来抒发情感。两者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