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其四 端午和刘潜甫韵》
时间: 2025-01-04 11:24: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其四 端午和刘潜甫韵》
作者:尤侗
小满吴蚕吐。乍阴晴春红消歇,黄梅迎暑。
刮眼风尘纷未了,遍地蒲人艾虎。
何处觅龙舟竞渡。横笛短箫江上远,但关山烽火传鼙鼓。
请拔剑,为君舞。花花世界遽如许。
算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
金紫貂蝉长在否,不抵枕中炊黍。
又看尽蛮争触怒。读破离骚还痛饮,叹吴侬更比湘累苦。
只一醉,忘今古。
白话文翻译
在小满时节,吴地的蚕开始吐丝。乍晴乍阴,春天的花红已经消逝,黄梅时节迎来了炎热的夏季。
风尘扑面而来,似乎没完没了,满地都是蒲扇和艾草。
哪里能找到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江面上远远传来横笛和短箫的声音,只有烽火传来的鼓声仍在耳边回响。
请让我拔剑,为你翩翩起舞。花花世界就这样匆匆而过。
算起来,英雄的一生中,成败不过是一杯残酒。
金紫貂蝉的美好是否还在?也比不上枕边的温暖米饭。
再看尽人间的争斗,心中不免愤怒。读完《离骚》后痛痛快快地饮酒,叹息吴地的百姓比湘地更苦。
只一醉,便可忘却今古。
注释
- 小满: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麦类等作物快要成熟。
- 吴蚕:指江南地区的蚕,代表着丰富的农产和文化。
- 黄梅:指黄梅时节,通常是指初夏,天气开始炎热。
- 蒲人:指用蒲草编织的人,通常与端午节的习俗有关。
- 龙舟竞渡:端午节划龙舟的传统活动。
- 金紫貂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离骚:屈原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约1560-1620),明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常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正值农忙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英雄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端午节的文化氛围。开篇以“小满吴蚕吐”引入,点明了季节的变换,接着描绘了春天的花红与夏日的黄梅,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诗中提到的“龙舟竞渡”,则是对传统节日的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热闹场景的向往。
而“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则引发了对历史的反思,英雄的成败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在诉说无论成败,最终都将回归于一杯酒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最后以“只一醉,忘今古”收尾,突显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歌更具深度与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满吴蚕吐:春夏交替,吴地的蚕开始活动,象征着生机。
- 乍阴晴春红消歇,黄梅迎暑:描绘天气变化与春花凋零,夏季悄然来临。
- 刮眼风尘纷未了:形容世事纷扰,未见平静。
- 遍地蒲人艾虎:端午节的习俗,艾草与蒲扇的象征。
- 何处觅龙舟竞渡:对传统节日热闹场面的怀念与寻找。
- 横笛短箫江上远:音乐声远远传来,渲染氛围。
- 但关山烽火传鼙鼓:烽火传来的鼓声,暗示战乱与动荡。
- 请拔剑,为君舞:展现豪情,愿意为心中理想奋起舞动。
- 花花世界遽如许:世事繁华如梦,转瞬即逝。
- 算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英雄的成败都是短暂的,最终归于一杯酒。
- 金紫貂蝉长在否:对美好的追问,是否仍存在。
- 不抵枕中炊黍:比喻家庭和睦、安定的生活更重要。
- 又看尽蛮争触怒:看到世间争斗,心中不快。
- 读破离骚还痛饮:读完屈原的离骚,感同身受,痛快饮酒。
- 叹吴侬更比湘累苦:感叹吴地百姓的苦楚大于湘地。
- 只一醉,忘今古:以酒浇愁,忘却历史与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将成败与酒相类比。
- 对仗:如“横笛短箫,江上远”形成对比,增强音韵美。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意象,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英雄理想与个人命运的深思,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蚕:象征南方的丰饶与文化。
- 龙舟:端午节的象征,寄托着对传统的怀念。
- 酒:象征人生的苦乐与逃避现实的手段。
- 离骚:屈原的作品,象征着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满时节,吴蚕的活动象征着什么?
A. 秋收 B. 春夏交替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龙舟竞渡”是哪个节日的活动?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答案:C -
诗人对“英雄百年成败”的看法是?
A. 重要 B. 无所谓 C. 令人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尤侗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尤侗更侧重于对传统节日的描绘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侧重于饮酒作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尤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全唐诗》《全宋词》中的相关作品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