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歌 其二
作者: 刘基 〔元代〕
十五女儿花正开,
随群逐伴采花回。
浓妆比似花娇艳,
引得黄蜂队队来。
白话文翻译:
十五岁的女孩们,花儿正盛开,
她们成群结队,采摘着花朵归来。
浓妆艳抹的她们,仿佛比花儿还要娇艳,
这吸引了成群的黄蜂前来。
注释:
- 逐伴:跟随伙伴,形容女孩们成群结队。
- 浓妆:指化妆很浓,形容女孩们的妆容。
- 娇艳:形容美丽而鲜艳。
- 黄蜂:一种昆虫,常被视为美丽的象征,但同时也有些刺人的意味。
典故解析:
“采莲”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题材,寓意青春与美丽。诗中描写的“十五女儿”代表了青春少女的纯真与活力,正值花季,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在诗词创作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作品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本诗描绘的是少女们采莲的场景,反映了元代社会的一部分生活景象。正值花季,少女们的青春活力与自然的美好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欢快而又轻松的气氛。
诗歌鉴赏:
《采莲歌 其二》通过描绘十五岁少女们在盛开的花海中采莲的情景,展现了青春的朝气与生命的活力。全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少女们的美丽与妆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头“十五女儿花正开”一句,既表明了少女的年龄,也暗示了她们正值花一样的青春,充满了生机。
接下来的“随群逐伴采花回”,展示了少女们成群结队的快乐情景,体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浓妆的描写,突出了少女们的娇艳,且引发了黄蜂的围绕,象征着她们的美丽吸引了周围的注意。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青春的美丽,更带有一种轻快的幽默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瞬间。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清新,既有对青春的赞美,也蕴含了淡淡的生活哲理,值得品味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五女儿花正开”:以“花”来比喻少女的年龄与美丽,暗示她们正如盛开的花儿,青春洋溢。
- “随群逐伴采花回”:描绘了少女们成群结队采花的场景,突出集体活动的乐趣。
- “浓妆比似花娇艳”:通过浓妆与花的比较,强调少女们的艳丽与吸引力。
- “引得黄蜂队队来”:黄蜂的到来象征着美丽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潜在的危险,暗示青春的美丽中可能潜藏的风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少女比作花,强调青春的美丽。
- 对仗:如“随群逐伴”与“采花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以少女采莲为主线,表现青春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儿:象征青春与朝气。
- 花:代表美丽与生命的绚烂。
- 浓妆:强调女性的美丽与魅力。
- 黄蜂:既是自然的象征,也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和潜在的风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采莲歌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刘基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浓妆比似花娇艳”表达了什么?
- A. 女孩们化妆不重要
- B. 女孩们的美丽与花相仿
- C. 女孩们不喜欢化妆
- D. 花的颜色比女孩的妆还艳丽
-
诗中的“黄蜂”象征着什么?
- A. 危险与警觉
- B. 美丽的吸引力
- C. 自然的和谐美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采莲曲》:白居易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采莲曲》:同样描绘了采莲的场景,但更侧重于对江南水乡的自然描写,而《采莲歌 其二》则更注重对青春少女的刻画。
- 《江南春》: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与《采莲歌 其二》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为宏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