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歌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8:28:07

十三女儿白似脂,向人学得做娇痴。

折得白莲头上插,苧罗山下赛西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歌 其一》
作者: 刘基 〔元代〕

十三女儿白似脂,
向人学得做娇痴。
折得白莲头上插,
苧罗山下赛西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皙的少女,她的肌肤如同脂肪般洁白,模仿他人变得娇羞痴呆。她采摘白莲花,将它插在头上,仿佛在苧罗山下与西施相媲美。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三女儿:形容年轻女孩,年纪大约十三岁。
  • 白似脂:形容肤色白皙如脂肪。
  • 娇痴:娇羞而又痴迷,形容一种天真无邪的状态。
  • 折得白莲:摘取白莲花。
  • 苧罗山: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常用来形容佳人的出众。

典故解析:

  • 西施: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寓意美丽和才情。诗中提到“赛西施”,表示少女的美丽与西施相媲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士良,号半山,元代诗人、政治家。他以诗词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

创作背景: 《采莲歌》所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元代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青春的赞美,展现了少女的纯真与娇羞。此诗正值元代,社会经济逐渐发展,文化交流频繁,文学创作活跃。

诗歌鉴赏:

《采莲歌 其一》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孩的美丽与青春。诗中“十三女儿白似脂”一句,流露出对少女肤色的赞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恬静而美好的田园场景。接下来的“向人学得做娇痴”,不仅描写了少女模仿他人的娇羞姿态,也反映了青春期的迷茫与探索。通过“折得白莲头上插”,诗人将少女的纯真与自然之美结合,莲花象征着高洁与美丽,插在头上更添几分灵动。

最后“苧罗山下赛西施”这句,诗意横生,既是对少女美丽的高度肯定,又暗含对西施的崇敬与向往,展现了少女的自信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和自然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青春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三女儿白似脂:开头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少女的美貌,白皙的肤色引人注目。
  2. 向人学得做娇痴:表达了少女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反映出青春期的天真与无知。
  3. 折得白莲头上插:通过动作描写,展现少女的活泼和自然之美。
  4. 苧罗山下赛西施:用西施作为对比,强调少女的美丽和自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少女的肤色比作脂,增强了美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白莲象征纯洁和高雅,进一步强调少女的特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少女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与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似脂:象征纯洁与美丽。
  • 娇痴:体现青春的无邪与纯真。
  • 白莲:象征高洁与美好。
  • 西施:代表古代美人的典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三女儿”指的是几岁的女孩?

    • A. 十岁
    • B. 十二岁
    • C. 十三岁
    • D. 十四岁
  2. 在诗中,白莲花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富贵
    • C. 高洁
    • D. 忍耐
  3. 诗中提到的“西施”是指什么?

    • A. 一位将军
    • B. 一位著名的美女
    • C. 一位诗人
    • D. 一位皇后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杜甫的诗作,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作,展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

诗词对比:

  • 《采莲歌》与《江南春》: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青春与生命的美好。但《江南春》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采莲歌》则突出了人物的情感与形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