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谱内。莫作等闲看待。斗草吴王无可对。有他西子在。好在一枝竹外。影也教人堪爱。未免世闲儿女态。折来头上戴。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丛中,千万不要把这景象当作普通的事来看待。就像吴王与西子争斗草花一样,根本无人可以相提并论。偏偏在那竹子之外,有美丽的身影,让人忍不住爱慕。然而,难免在这世俗中,夹杂着男女之间的情态,最后将花折来,戴在头上。
注释:
- 花谱:指花的谱系或花的种类,象征着美丽的事物。
- 莫作等闲看待:不要轻视。
- 斗草:古时男女嬉戏游戏,斗谁的草花更美。
- 吴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因他与西施的故事而出名。
- 西子:即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竹外:竹子之外的空间,暗示着美丽的事物。
- 影:指代光影或身影,象征美丽的女子。
- 世闲儿女态:指世俗的男女情态,强调其中的轻浮与虚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俊民是金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时,诗人借花的美丽与西子的典故,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惋惜。
诗歌鉴赏:
《谒金门 其八 戴梅》通过花的意象与西子的典故,构建了一幅美丽而略带惆怅的画面。诗中提到的“斗草吴王”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美丽绝伦的西子的深情追忆。诗人通过竹外的影子,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美,仿佛在暗示美丽的女子是不可亵渎的精灵,值得人们以真诚的心去欣赏。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却又带有一丝无奈和讽刺,折花戴于头上,似乎在暗示世人对美的追求往往是短暂而浮躁的,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真正的内涵。
该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的流动也显得自然流畅。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赋予了花与西子的双重寓意,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李俊民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谱内:设定了一个充满美丽的场景。
- 莫作等闲看待:强调花之美的珍贵。
- 斗草吴王无可对:引入古典典故,提升诗的文化内涵。
- 有他西子在:点明西子之美,无与伦比。
- 好在一枝竹外:引入新的意象,象征着隐秘的美。
- 影也教人堪爱:暗示内心对美的向往。
- 未免世闲儿女态:反映世俗对待美的轻浮态度。
- 折来头上戴:最后一句带有对美的追逐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与人的美丽相互映衬。
- 拟人:赋予影子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细腻感。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美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对世俗态度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着美丽与短暂。
- 西子:象征着绝美的女性,具有历史典故的深厚背景。
- 竹:象征着雅致与高洁。
- 影:暗示美的内涵与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王”是谁?
- A. 赵王
- B. 吴王夫差
- C. 齐王
-
“折来头上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西子”是指:
- A. 王异
- B. 西施
- C. 妲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庐山谣》与李俊民的《谒金门》,两者均表现出对美的赞美,但李白的诗更强调自然景观的壮阔,而李俊民则更侧重于人和花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