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兴 其三十一》
时间: 2025-01-14 06:04: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忡忡坐虚室,暧暧日向暮。
空烟敛曾岑,暝色半高树。
缅邈起遐思,逍遥散轻步。
婵娟天上月,的皪草间露。
物情岂异昔,人事殊非故。
芳岁不可淹,衰年况多虑。
谅无彭铿术,颓龄那能驻。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空旷的房间里,心中忐忑,昏暗的阳光渐渐西沉。
空中的烟雾渐渐消散,夜色笼罩着高大的树木。
悠远的思绪油然而生,轻快的脚步在闲游。
天上明亮的月亮,洒下的露水在草间闪烁。
世事物情与往昔不同,人情世故也已不再。
美好的年华不可耽搁,衰老的年纪又多了忧虑。
我明白没有神奇的术法,年华已去又怎能留住?
注释:
- 忡忡:形容心情不安或忐忑的样子。
- 虚室:空旷的房间。
- 暧暧:微弱的光线,模糊的样子。
- 曾岑:指曾经的高峰,可能暗指过去的理想或境遇。
- 缅邈:遥远、深远的意思。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 婵娟:形容月亮的美丽,常用来指代月亮。
- 的皪:闪烁、明亮的样子。
- 物情:自然界的景物、事物的情感。
- 芳岁:美好的年华。
- 彭铿术:彭铿是古代的神话人物,常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 颓龄:衰老的年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梦阮,号静庵,浙江东阳人,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元末四大家”之一,其作品风格多样,既能抒情,也能志国,常带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迁,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旅兴 其三十一》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刘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思考。诗的开头,作者以“忡忡坐虚室”开篇,便暗示了内心的焦虑与孤独,随着“暧暧日向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自然的景象如“空烟敛曾岑”、“暝色半高树”,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而在“缅邈起遐思,逍遥散轻步”中,作者又流露出对自由的向往,尽管现实中充满了忧虑与烦恼,但仍希望能在思绪中获得一份宁静与逍遥。诗的最后几句则更为深刻,作者意识到人生的不可逆转,衰老和忧虑随之而来,尽管心中有无奈,却无力改变。这种对时间的感慨与生命的思索,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忡忡坐虚室”——心中忐忑,坐在空房里,营造出孤独和沉思的氛围。
- “暧暧日向暮”——光线渐暗,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惆怅。
- “空烟敛曾岑”——空中的烟雾消散,象征着往昔的理想或记忆逐渐模糊。
- “暝色半高树”——夜色降临,树木的轮廓在阴影中渐隐,暗示变化和不可逆转。
- “缅邈起遐思”——思绪飘远,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
- “逍遥散轻步”——希望在心中寻求一份自由和自在。
- “婵娟天上月”——月亮的美丽映衬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 “的皪草间露”——清晨的露水在草丛中闪烁,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物情岂异昔”——自然的情感与往昔的回忆对比,体现出时间的流逝。
- “人事殊非故”——人事已非,表现出对人事变化的无奈。
- “芳岁不可淹”——美好的年华不能耽搁,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 “衰年况多虑”——衰老之年忧虑重重,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 “谅无彭铿术”——明白没有长生不老的术法,承认生命的无常。
- “颓龄那能驻”——衰老的年纪无法停留,强调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婵娟天上月”暗指月亮的美丽,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 拟人:如“空烟敛曾岑”,使得景物具有生命感。
- 对仗: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虽然内心充满了忧虑,但仍然希望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室:象征孤独与沉思的空间。
- 暮色:代表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月亮:象征孤独的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露水: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忡忡”一词的意思是: A. 心情愉快
B. 心情忐忑
C. 心情平静
D. 心情激动 -
“婵娟”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月亮
D. 星星 -
诗中提到的“芳岁”指的是:
A. 美好的年华
B. 衰老的年纪
C. 忙碌的生活
D. 平淡的日子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过去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意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