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山石门精舍 ?》
时间: 2025-01-14 12:0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蓝田山石门精舍》
(王维)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归风。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
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
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
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禅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一作井下,
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
花红复来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水景色,落日余晖洒在山水间,舟行随风归来。诗人陶醉于山中的奇妙景色,流连忘返,远足探幽,爱慕那青翠的云木。起初对山路的选择感到疑惑,但最终在清流的引导下,偶然与前山相通。诗人轻松地划着小舟,享受着这安逸的时光,遇见几个闲适的老僧,他们在松柏荫下悠然自得。早晨在梵林中,夜晚在山中禅坐,内心愈加宁静。诗人与一位牧童分享道理,询问世事,也与樵夫交谈。夜晚在长林中宿营,香气飘散,卧于瑶席之上,溪水的芳香袭来,山月照耀着石壁。再一次出发时,心中有些忐忑,但在清晨的光明中,继续攀登,笑着告别桃源之人,花红再次相逢。
注释
- 蓝田:地名,指蓝田山。
- 石门精舍:指石门处的修道之所。
- 落日: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 漾舟:指划舟漂流的状态。
- 道心:指对道理、哲理的追求与向往。
- 涧芳:指山涧中的花香。
- 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融入哲理思考,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王维在盛唐时期,通过个人的山水游历,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宁静的融合,写下此诗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落日、山水、舟行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赋予读者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句中,落日的余晖和舟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老僧与牧童,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逃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尤其是“焚香卧瑶席”,更是将这种闲适的生活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对桃源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结合哲理思考,形成了王维诗歌特有的风格,既有自然美,又有心灵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使人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山水好:描写夕阳下的山水美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漾舟信归风:舟在水中漂荡,顺风而归,象征自由与自在。
- 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探寻美景,沉浸其中,时间流逝不觉遥远。
- 因以缘一作寻源穷:因而追溯探寻,直至源头,表现探索的渴望。
- 遥爱云木秀一作翠:远远欣赏那些云木的秀丽,象征自然之美。
-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起初对行进的道路产生疑惑,暗示探索中的不确定性。
- 安一作谁知清流转:谁能知道清流是如何流转的,表现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 偶与前山通:偶然与前山相连,象征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寄托。
- 拟人:清流的流转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山水:代表自然的美与人心的归属。
- 舟:象征自由与探索的灵魂。
- 老僧:象征超然与智慧的生活状态。
- 桃源: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战争场景
B. 自然山水
C. 城市生活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焚香卧瑶席”,表现了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答案:闲适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桃源”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地方。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山中问答》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与李白的豪放诗风形成对比,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壮丽的山河与豪情。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代诗歌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