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桃李东风不耐
作者: 许有壬 〔元代〕
桃李东风不耐。
好在西山如黛。
杖策看山来,
正尔青青相待。
无柰。无柰。
却被暮云妨碍。
白话文翻译:
桃李在东风中显得不耐烦。
幸好西山如黛般美丽动人。
我拄着拐杖欣赏山景,
正好看到那青翠的山色相互映衬。
可惜啊,可惜啊!
却被傍晚的云彩所遮挡。
注释:
- 桃李:指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李花,象征青春和美好。
- 东风:春风,代表温暖和生机。
- 如黛:形容西山的颜色深邃如黛,色彩美丽。
- 杖策:拄着拐杖,表示年长或者有些疲惫。
- 无柰:可惜、无奈的意思,表达作者的惋惜。
- 暮云:傍晚的云彩,暗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桃李”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在古诗中多次出现,象征青春与生命力。西山如黛的描写则源于中国古代对山水的审美,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有壬,元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诗风兼具古典与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桃李盛开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桃李东风不耐》透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诗的开头“桃李东风不耐”直接引入春天的主题,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下桃李花开的情景,暗示春天的生命力与活力。接着“好在西山如黛”,诗人借助山的美丽来平衡桃李的短暂,让人感受到即使生命短暂,但美的存在是永恒的。
“杖策看山来,正尔青青相待”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享受,展现了他在欣赏美景中的宁静与淡然。最后两句“无柰。无柰。却被暮云妨碍。”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惆怅,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美好存在,但也难免会受到时间与环境的影响,生命的无常和美的易逝让人感到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桃李东风不耐”:春风之中,桃李花显得急切,暗喻青春的短暂。
- “好在西山如黛”:西山景色美丽,给予诗人安慰。
- “杖策看山来”:诗人拄着拐杖,代表年长,表现出一种从容。
- “正尔青青相待”:青山如故,象征恒久与美好。
- “无柰。无柰。”: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珍惜。
- “却被暮云妨碍。”:傍晚的云彩遮挡了景色,象征时间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西山“如黛”,使用比喻手法形容山的颜色。
- 拟人:桃李在东风中“不耐”,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短暂、美的存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青春、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西山:代表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暮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桃李东风不耐"中的“东风”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西山如黛”中的“黛”形容什么?
- A. 山的颜色
- B. 水的流动
- C. 花的盛开
- D. 天空的蓝
-
诗中“无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紧张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许有壬的《如梦令》与李白的《庐山谣》,可以发现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但许有壬的作品更注重于人生的无常与美的珍惜,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