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瘦比黄花如许。
独坐数残更鼓。
梦懒思如云,
岁月弃余何苦。
无语。无语。
泪似隔帘秋雨。
白话文翻译:
这时我瘦得像那黄花一样。
独自坐着数着残破的更鼓。
梦中懒散的思绪如同云彩,
岁月流逝留下的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话可说。无话可说。
泪水如同秋雨隔着帘子悄然滑落。
注释:
- 瘦比黄花如许:比喻自己瘦弱的姿态犹如秋天的黄花,形容秋天的凋零。
- 数残更鼓:独自一人数着夜里更鼓的声音,表示孤独与寂寞。
- 梦懒思如云:梦中的思绪懒散如同云彩,传达了一种迷惘与无奈。
- 岁月弃余何苦:对流逝岁月的感慨,感叹为何还要在此苦苦挣扎。
- 泪似隔帘秋雨:泪水如同秋天的细雨,形象地表现了悲伤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锡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借助秋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如梦令·秋思》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诗人在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中,透过对自身状态的描绘,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用“瘦比黄花如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虚弱的身心状态,恰似秋天的黄花,既美丽又脆弱,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接着“独坐数残更鼓”,通过对夜晚更鼓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在无尽的夜里,诗人只能独自忍受时间的流逝,而又无能为力。
“梦懒思如云”一句,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化,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考,似乎在梦中也难以找到自我。而“岁月弃余何苦”则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困惑,岁月的流逝带来的不仅是无奈,还有深深的苦涩与无助。最后两句“无语。无语。”重复的表达无言的苦楚,而“泪似隔帘秋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流淌如同秋天的细雨,悄然无声,却又深刻而真实。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岁月的感慨,触动人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比黄花如许:暗示诗人瘦弱与秋天的黄花一样,象征着衰弱与萧条。
- 独坐数残更鼓:描绘孤独的夜晚,数着时间的流逝,传达了孤独之感。
- 梦懒思如云:表明梦境中懒散的思绪,象征着对过去的迷茫。
- 岁月弃余何苦: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困惑,质问存在的意义。
- 无语。无语。:重复无言的状态,强调内心的沉重。
- 泪似隔帘秋雨:形象地表现诗人的悲伤,泪水如秋雨般细腻而无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比黄花”,用黄花比喻自己,形象生动。
- 拟人:将思绪形象化为“云”,使情感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无语。无语。”,通过重复强化情感的沉重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苦痛的反映,传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秋天的凋零。
- 更鼓: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夜晚。
- 云:象征思绪的飘渺与无定。
- 泪:传达悲伤与深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瘦比黄花如许”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衰弱
- C) 忍耐
- D) 快乐
-
诗中提到的“梦懒思如云”表明了什么?
- A) 诗人的忙碌
- B) 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C) 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D) 诗人对家庭的思念
-
诗中“泪似隔帘秋雨”暗示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 B) 衰弱
- B) 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C)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诗词对比:
- 左锡嘉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是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对爱情的感慨,而左锡嘉则更倾向于对个人命运与生活的沉思。
- 苏轼的作品则以豪放的气质与对自然的赞美为主,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与左锡嘉的沉重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左锡嘉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