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06 15:57:26

蜡照香薰几许。

我自伤心无语。

薄倖不须辞,钿合清宵漫与。

归去。

归去。

后夜相思更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郑猷

蜡照香薰几许。
我自伤心无语。
薄倖不须辞,
钿合清宵漫与。
归去。
归去。
后夜相思更苦。

白话文翻译:

在蜡烛的微光和香薰的缭绕中,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愁绪。
我默默地伤心,无法开口诉说。
对于这份薄情,我无须多言,
那只镀金的合子,静静地陪伴我度过漫长的清夜。
我只想归去,
只想归去。
到了后夜,思念却愈加苦涩。

注释:

  • 蜡照:蜡烛的光亮。
  • 香薰:散发香气的物品,通常指香料或香水。
  • 薄倖:薄情、无情,指对感情的不重视或轻易放弃。
  • 钿合:镀金的合子,古代用于装饰和收藏物品的容器。
  • 清宵:指清静的夜晚。
  • 相思: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猷(1873-1923),字平卿,号凤鸣,晚号秋水。近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教于多所学校。其诗风婉约,情感细腻,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郑猷的创作高峰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纠葛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思念,体现了当时女性在情感上的困境。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幽静而又伤感的氛围。开头“蜡照香薰几许”便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孤独的环境,蜡烛的光亮和香气的缭绕让人感受到一种柔和的美。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情感的深沉与苦楚逐渐显露。“我自伤心无语”,诗人把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对薄情的哀叹。

“薄倖不须辞”一句,简洁而有力,表达了对薄情的无奈与接受,似乎在说即使感情再薄弱,也无需多言。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到心痛,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接下来的“钿合清宵漫与”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夜晚,那个镀金的合子如同一个象征,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期盼。

最后的“归去。归去。”更是重重复述的呼唤,表现出诗人对归属的渴望,然而“后夜相思更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思念的苦楚在此刻显得尤为强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蜡照香薰几许:描绘了一个温馨却又孤寂的环境,蜡烛的光与香气让人感到亲切。
  2. 我自伤心无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伤感,无法倾诉。
  3. 薄倖不须辞:对于爱情的不满与无奈,似乎在说,薄情也无需解释。
  4. 钿合清宵漫与:镀金合子的意象,增添了夜晚的孤独感。
  5. 归去。归去。:重复的呼唤,表达了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
  6. 后夜相思更苦:突显思念的苦涩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意象:蜡烛、香薰、钿合等意象构成了诗的情感背景,表现出孤独和思念。
  • 对仗:如“归去。归去。”的重复,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
  • 比喻:将合子比作承载情感的容器,象征着对爱情的珍惜与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对往昔的惋惜,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蜡照:象征着温暖与光明,但同时也暗示着短暂与易逝。
  • 香薰:代表着美好与愉悦,然而在孤独中却显得格外苍白。
  • 钿合:作为情感的载体,象征着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珍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倖”是什么意思? A. 深情
    B. 薄情
    C. 忍耐

  2. “归去”一词在诗中重复了几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蜡照、香薰、钿合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郑猷)与《如梦令》(李清照):两者都体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郑猷更强调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的细腻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郑猷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