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闲居》

时间: 2025-01-04 07:44:56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灞上闲居
作者:王昌龄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鸿雁都带着归家的旅客,我在滋阳村悠闲地躺卧。身为高官的我无暇顾及那些繁华,眼前的清流照亮了我的家门。空旷的树林中捕捉着夕阳的余辉,寒冷的鸟儿飞向荒凉的园地。幽静的时光让我得意,心中所怀的情感无从与人言说。庭前有只孤鹤,想要啄食却常常翩翩起舞。它为我衔来一封素书,寄托了对彼岸的怀念与哀思。两位君子虽然已不再世,但我仍然为他们感到心慰。


注释:

  1. 鸿都:鸿雁,传递信息的象征。
  2. 偃卧:躺卧、休息。
  3. 轩冕:高官显贵的象征。
  4. 清川:清澈的河流。
  5. 空林:空旷的树林。
  6. 寒鸟:寒冷的鸟,可能暗示孤独。
  7. 廓落:清幽、空旷的样子。
  8. 孤鹤:孤独的白鹤,象征高洁与孤独。
  9. 素书:白纸书信,象征着思念与哀悼。

典故解析:

  • 鸿雁传书:古代用鸿雁传递消息,象征着思念与联系。
  • 二君不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两位已故的朋友或师长,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追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咏史诗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昌龄晚年,可能是在他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曾经的荣华富贵的淡然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灞上闲居》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与高洁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闲适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以“鸿都有归客”引出归家的主题,流露出一种对故乡和温暖的向往。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清川照我门”的意象,表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着“寒鸟赴荒园”的转折,孤独感渐渐显现,仿佛在提示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索。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孤鹤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思念。孤鹤衔着素书,似乎在传达着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怀念,昭示着友谊的永恒。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融合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友人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鸿都有归客”:鸿雁传递着归家的旅客,隐喻着思乡之情。
  2. “偃卧滋阳村”:描绘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3. “轩冕无枉顾”:高官显贵的生活已经没有吸引力。
  4. “清川照我门”:清澈的河流映照着自己的家,象征安宁和美好。
  5. “空林网夕阳”:夕阳映衬在空旷的树林中,展现自然的宁静。
  6. “寒鸟赴荒园”:寒鸟飞向荒凉的园地,暗示孤独与无奈。
  7. “廓落时得意”:在幽静的时刻感受到内心的得意。
  8. “怀哉莫与言”:心中所怀的情感无法与人言说,显露出孤独。
  9. “庭前有孤鹤”:孤鹤在庭前徘徊,象征独立与高洁。
  10. “欲啄常翩翻”:孤鹤不时起舞,表达一种无奈与不安。
  11. “为我衔素书”:孤鹤为我传递书信,象征友谊与思念。
  12. “吊彼颜与原”:吊唁已故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13. “二君既不朽”:两位朋友虽已离世,仍留存于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雁”比喻思念的情感。
  • 拟人:将寒鸟和孤鹤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如“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思考、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1. 鸿雁:象征归乡和思念。
  2. 清川:象征宁静与安逸。
  3. 寒鸟:象征孤独与不安。
  4. 孤鹤:象征高洁与孤独,传达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都有归客”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旅客
    B. 失落的人
    C. 离开的朋友

  2. “清川照我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愁
    B. 安宁
    C. 寂寞

  3. “庭前有孤鹤”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灞上闲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但王昌龄更强调友情的怀念,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