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二》

时间: 2024-10-02 16:09:16

自倚诗情合得消,暮寒新火觉无聊。

悬知受用无多在,试往新诗乞断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倚诗情合得消,暮寒新火觉无聊。
悬知受用无多在,试往新诗乞断瓢。

白话文翻译:

我自认为诗情与我相合,能消解烦恼;在寒冷的傍晚,新点的火让我感到无聊。
不知道能得到多少实用的东西,不妨去请新诗试试是否能解忧。

注释:

  • 自倚:自我依靠,依赖于自己的情感或情绪。
  • 诗情:指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 得消:能够消解烦恼。
  • 暮寒:傍晚的寒冷。
  • 新火:新点燃的火。
  • 悬知:不知道。
  • 受用:能带来好处或用处。
  • 乞断瓢:乞求中断烦恼与忧愁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经典的历史典故,但“新诗”可以理解为新近创作的诗歌,象征着对新事物的向往与尝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锡,金朝末期的诗人、词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诗词成就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物、人生感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好问晚年,正值金朝衰落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关于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新诗的期待与对生活沉闷的无奈。

诗歌鉴赏: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二》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作,展示了元好问对诗歌的独特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诗人自信地表示自己与诗情相契合,能够借此消愁,但随即转入对现实的感慨,感到冬日的寒冷和新点的火带来的无聊感,似乎在暗示生活的单调与乏味。

在后两句中,诗人流露出一种对新事物的渴望,尽管他意识到不一定能从新诗中获得很多好处,但依然愿意去尝试。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思考。他既渴望美好的事物,又对现实感到无奈,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中时常出现。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表现出元好问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倚诗情合得消:诗人自信地认为,诗歌的情感可以帮助他消解心中的烦恼。
  2. 暮寒新火觉无聊:在寒冷的傍晚,点燃的新火使他倍感无聊,暗示生活的乏味。
  3. 悬知受用无多在:他不知道从新诗中能得到多少益处,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感。
  4. 试往新诗乞断瓢:他决定尝试去请求新诗,以期望能够解除自己的烦恼。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句对比了自信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诗情拟人化,表现出它对诗人情感的影响。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诗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情: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精神的寄托。
  • 暮寒:代表着人生的冷清与孤独。
  • 新火:象征着新希望与尝试的新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诗情能帮助什么?

    • A. 消愁
    • B. 赚钱
    • C. 交朋友
  2. 诗中提到的“新火”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希望
    • B. 烹饪的工具
    • C. 诗的灵感
  3. 诗人对新诗的态度是?

    • A. 很期待
    • B. 完全无所谓
    • C. 不屑一顾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元好问的诗作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元好问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金代文学概论》